印度網路法律
隨著印度全球化和計算機化的快速發展,網路監管開始形成。印度每年報告的網路犯罪數量驚人,而且問題還在惡化。這是由於印度的數字化轉型,導致網路騙子的潛在目標群體擴大。因此,有必要對適用於印度網路空間的法規有基本的瞭解。
2008 年,印度的網路法律(通常稱為資訊科技法)進行了修訂,增加了與銀行和金融業務相關的網路犯罪內容。
為了理解印度的網路法律,首先,我們必須用簡單的術語來討論網路法律 -
網路法律是什麼意思?
網路法律,也稱為網際網路法或網路空間法,是法律體系中與法律資訊學相關的領域,它規範著資訊的電子交換、電子商務、軟體和資訊安全。它與法律資訊學和電子元件(如計算機、軟體、硬體和資訊系統)相關。它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線上隱私和言論自由,以及對網際網路的訪問和使用,其中包括多個子主題。
印度網路法律
印度有反對網路犯罪的法律,網路犯罪是指利用技術和計算機作為工具實施的任何犯罪。網路犯罪法律防止公民在網上與陌生人分享私人資訊。自印度網路法律建立以來,2000 年頒佈並在 2008 年修訂的 IT 法案一直有效,該法案涵蓋了印度網路法律下的多種犯罪型別。
在這種情況下,網際網路法律和法規統稱為“網路法律”。網路法律涵蓋任何與網路空間中法律事務或任何公民活動有關、與之相關或由此產生的內容。
網路法律涵蓋與網路資訊科技和裝置的分散式、交易性和通訊功能的使用相關的法律問題。它涵蓋所有適用於網路和計算機的法律、法規和憲法條款。
該法案定義了各種型別的網路犯罪及其相關的處罰。
網路法律的優勢
以下是網路法律的主要優勢
利用該法案提供的法律框架,企業現在可以開展電子商務。
該法案賦予數字簽名合法性和授權。
它使企業組織能夠頒發數字簽名證書並作為認證機構運營。
它透過使政府能夠線上釋出警報,為電子政務鋪平了道路。
它允許企業或組織透過任何可能由該政府指定的電子表格,以電子方式向任何由相關政府擁有或管理的辦公室、當局、機構或代理機構提交任何表格、申請或其他檔案。
IT 法案還解決了對電子交易成功至關重要的關鍵安全問題。
歷史背景
2000 年 10 月 17 日,2000 年資訊科技法案生效。該法案適用於整個印度,其條款也適用於任何個人(無論國籍如何)在印度共和國領土管轄權之外犯下的任何違法行為或犯罪行為。此類違法行為或違規行為應包括位於印度的計算機、計算機系統或計算機網路,這些計算機、計算機系統或計算機網路受本法案條款的約束。IT 法案 2000 的條款的域外適用性由第 1(2) 條結合第 75 條規定。
印度的 2000 年資訊科技法案努力將其他國家已透過的其他資訊科技相關法律以及不同的資訊科技法律相關指南中發現的法律理念納入其中。該法案承認電子簽名並賦予電子合同法律效力。誹謗(傳送冒犯性通訊)、駭客攻擊、資料盜竊、病毒傳播、身份盜竊、色情內容、兒童色情內容和網路恐怖主義現在都屬於這項現代法律下的犯罪。
網路法律涵蓋以下法規、規則和指南。
2000 年資訊科技法
2000 年資訊科技(認證機構)規則
2004 年資訊科技(安全程式)規則
2001 年資訊科技(認證機構)條例
1872 年印度證據法
1891 年銀行家賬簿證據法
由於新興技術、數字商業模式的爆發以及網路犯罪的顯著增加,政府已採取措施加快更新 IT 法案的過程。
透過提供必要的輸入,計算機或資料本身充當受害者、犯罪物件或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這些都屬於網路犯罪的範疇。“網路犯罪”。
網路法律包括關於以下方面的規定
網路犯罪
數字和電子簽名
無形資產
保護資料隱私
網路法律領域
網路法律在七個領域應用最為廣泛−
欺詐 − 網路法律對於保護消費者免受線上欺詐至關重要。制定立法是為了阻止線上金融犯罪,包括信用卡盜竊、身份盜竊等。身份盜竊者可能會被指控為同謀或州級犯罪分子。他們也可能面臨受害者驅動的民事訴訟。網路律師致力於為被指控線上欺詐的客戶辯護和起訴。
版權 − 由於網際網路,侵犯版權變得更容易。在早期網路通訊中,版權侵權非常普遍。企業和個人都需要律師提起訴訟來實施版權保護。網路法律在版權侵權領域維護個人和企業的創作成果獲利權。
誹謗 − 許多員工使用網際網路表達自己。在網上傳播虛假資訊可能會構成誹謗。誹謗法是民法,保護人們免受可能損害個人或企業聲譽的虛假公開宣告。誹謗法指的是個人使用網際網路發表根據民法非法的主張。
騷擾和跟蹤 − 禁止跟蹤和騷擾的刑法有時會被網路言論違反。當某人反覆在網上釋出關於另一人的威脅性評論時,就會違反民法和刑法。當跟蹤發生在網上或透過其他電子通訊時,網路律師會起訴和保護受害者。
言論自由 − 言論自由是網際網路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言論自由規則也允許人們表達自己的意見,儘管網路犯罪法律禁止在網上進行某些行為。網路律師必須與客戶討論言論自由的界限,特別是那些由反對淫穢的法律施加的界限。在爭議客戶行為是否屬於言論自由的情況下,網路律師也可能為客戶辯護。
商業秘密 − 從事線上交易的企業經常使用網路法律來保護其商業秘密。例如,谷歌和其他線上搜尋引擎用於生成搜尋結果的演算法經過長時間的開發。他們還投入大量工作來建立其他功能,包括航班搜尋服務、智慧助理和地圖。網路安全法律支援這些企業在需要時採取法律行動來保護其商業秘密。
合同和僱傭 − 每次使用者點選按鈕確認同意網站的條款和條件時,都會使用網路法律。每個網站的條款和條件都以某種方式涉及隱私問題。
結論
由於計算機為刑法帶來了新的維度,執法部門面臨著各種挑戰。解決這些犯罪所需的充分培訓是執法部門的首要任務。這需要更多資源。新方法需要比以往的研究技術更高的技術複雜性。在某些情況下,資料被加密,這使得執法部門難以訪問資訊的內容。企業可能會擔心繫統洩露可能帶來的負面新聞。由於非法訪問計算機,入侵其計算機系統的個人或組織可能經常不被注意。儘管並非所有人都成為網路犯罪的受害者,但他們仍然面臨風險。
常見問題
Q1. 網路法律在印度的重要性是什麼?
Ans. 在印度,網路法律的主要目標是計算機化交易的法律認可和控制。印度的網路法律有很多好處。它賦予電子交易法律地位,並支援印度的電子商務。
Q2. 印度的第一部網路法律是什麼?
Ans. 2000 年資訊科技法是印度的第一部網路法律。
Q3. 網路法律的型別有哪些?
Ans. 網路犯罪法包括實體法、程式法和預防法。
Q4. 網路法律的創始人是誰?
Ans. Karuppannan Jaishankar 是國際犯罪與安全科學研究所 (IICSS) 的創始首席主任兼犯罪學與犯罪科學教授。
Q5. 網路法律也被稱為什麼?
Ans. 網路法律也被稱為數字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