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含義和型別


少數民族包括任何國家立法或具有全球約束力的宣言所承認的任何國家文化、種族、宗教和語言少數民族,以及將自己定義和組織為少數民族的群體。

誰是少數民族?

在憲法中,“少數民族”一詞沒有定義。它字面意思是並非占主導地位的群體。這是一個相對的短語,指的是兩個數字、部分或群體中較小的那個。

最高法院在T.M.A. Pai 基金會訴卡納塔克邦案中做出了這一宣告,其中一個由 11 位傑出的最高法院法官組成的憲法法庭審查了基本問題。有人認為,由於印度的國家重組是沿著語言界限進行的,因此定義少數民族的單位將是州而不是整個國家。

Bal Patil 訴印度聯邦案中,最高法院一個由三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解釋說,“少數民族”根據憲法制度的定義,是指一個可識別的群體或社群,值得受到保護,以免因其他恰好是多數群體並且可能在基於選舉的民主形式的政府中獲得政治權力而導致宗教、文化和教育權利的剝奪。

同樣,少數民族權利建立在承認少數民族與社會中的其他群體(特別是多數人口)相比比較脆弱的基礎上,並試圖保護少數群體成員免受因其身份而導致的歧視、同化、起訴、敵意或暴力。需要強調的是,少數民族權利不是特權,而是旨在確保公平地尊重來自不同社群的人們。這些權利有助於照顧弱勢群體,並在享受其人權和基本權利方面實現所有社會成員的最低限度的平等。

少數民族的型別

少數民族大致分為兩類


語言少數民族

根據第 30(1) 條的定義,語言少數民族必須具有不同的口語,而不需要單獨的文字。它們應根據社群使用的語言來確定,而不是根據社群希望其子女學習的任何其他語言來確定。

英國印度人學校教師協會訴英國印度人學校輔助人員協會案中,法院認定,其語言屬於該州官方語言之一的群體,仍然可以被視為少數民族社群。因此,僅僅因為英語是西孟加拉邦的官方語言之一,並不意味著其語言為英語的英國印度人團體不是少數民族社群。

宗教少數民族

基於宗教的少數民族表示,少數民族的單一和主要基礎必須是對眾多信仰之一的忠誠,而不是宗教的特定集合或組成部分。

在 Bal Patil 訴印度聯邦案中,法院認定,宗教少數民族應限於與多數群體(尤其是印度教)具有不同身份的宗教少數民族。例如,穆斯林、基督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等等。在Bramchari Sidheswar Shai 訴西孟加拉邦案中,最高法院裁定,Ramakrishna 教不能聲稱自己是宗教少數民族,因為它與印度教沒有區別和分離,因此無權享受第 30(1) 條規定的基本權利。

憲法對少數民族的保障

它包括 

  • 第 15(1) & (2) 條 − 禁止基於宗教、種族、種姓、性別或出生地的公民歧視。

  • 第 16(1) & (2) 條 − 公民在與就業或任命任何國家職位有關的事務中享有平等機會的權利。

  • 第 25(1) 條 − 良知自由以及自由信仰、實踐和弘揚宗教的權利 - 受公共秩序、道德和其他基本權利的約束。

  • 第 28 條 − 完全保護人們在教育機構參加宗教教學或宗教禮拜的自由。

  • 第 29 條 − 居住在印度任何地區的任何一部分人民,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或文化的權利,有權保留它。

    • 它保證了宗教和語言少數民族的安全。

    • 然而,最高法院裁定,該條款的適用範圍不一定是僅限於少數民族,因為該條款中“部分公民”一詞既指少數民族也指多數民族。

  • 第 30(1) 條 − 所有宗教和語言少數民族都有權建立和管理他們選擇的教育機構。

  • 第 30(2) 條 − 免受在接收少數民族管理的教育機構的國家資助方面受到歧視。

  • 第 38(2) 條 − 各個地方居住或從事不同職業的個人和群體之間的“機會”。

  • 第 46 條 − 國家承諾“非常謹慎地促進” “人口中最弱勢群體”(除了預定種姓和預定部落)的教育和經濟利益。

  • 第 347 條 − 一項關於該州人口的一部分人所使用的語言的特定條款。

  • 第 350-B 條 − “語言少數民族專員”最初未包含在印度憲法中。另一方面,1956 年的第 7 次憲法修正法案將第 350-B 條新增到憲法中。

    • 根據該條款,印度總統將任命一名語言少數民族專員。

    • 專員將負責調查與語言少數民族的憲法保障有關的所有問題。

結論

印度是一個文化和宗教多元化的國家。從旁遮普邦到西孟加拉邦,從阿薩姆邦到喀拉拉邦,從中央邦到特倫甘納邦,印度展現了其文化和遺產的多樣性。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國家,許多社群成為多數群體,許多社群成為少數群體的可能性很大。這甚至可能導致多數群體對少數群體的偏見或壓力。

然而,我們的憲法制定者牢記所有這些因素,並決心將它們銘記在心,以制定一部將少數民族與多數民族平等化的憲法,讓他們感到受到保護,並在他們心中灌輸對國家的歸屬感。他們引入了基本權利,賦予所有人無論種姓、信仰或種族都享有平等權利。此外,還引入了少數民族的額外權利,賦予他們文化和教育權利。這消除了他們對多數群體的恐懼。然而,他們也牢記,多數群體不應感到對少數群體有偏見或被剝奪某些權利,因此基本權利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常見問題

Q1. 憲法的哪一條保證了印度少數民族的保護?

Ans. 第 29 條透過規定每個公民或擁有不同語言、文字或文化的一部分公民有權保留它來保護少數民族的權利。第 29 條規定,不會容忍基於宗教、種族、種姓、語言或這些因素的任何組合的歧視。

Q2. 為什麼少數民族統治和少數民族權利很重要?

Ans. 民主政府在涉及少數民族權利時依賴多數統治。這種方法允許公民在遵循多數意見的同時保持其個人權利。它還允許公民隨著社會、多數群體和少數群體的演變而對法律進行調整。

Q3. 少數民族的基本權利是什麼?

Ans. 少數民族有權積極參與文化、宗教、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

Q4. 憲法對少數民族權利有何規定?

Ans. 在印度憲法的序言中,世俗主義被銘刻其中。它確保了所有少數民族的基本權利。這些權利受到獨立機構(如司法機構、人權委員會和少數民族委員會)的保護和促進。

Q5. 少數民族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Ans. 少數民族經常面臨歧視和排斥,即使他們擁有充分且不受挑戰的公民身份,他們也難以行使人權。剝奪或取消其公民身份可能是增加其脆弱性的有效方式,可能導致大規模驅逐出境。

更新於: 2023 年 2 月 17 日

2K+ 瀏覽量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立即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