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令狀:含義和定義


“命令令狀”(Mandamus)一詞字面意思是“命令”。命令令狀是一種特權救濟措施,用於強制所有型別的公共機構履行其職責。只有當存在法律義務、原告對這種履行擁有明確的權利,並且沒有其他可行的選擇時,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才能釋出非常令狀,以強制公共官員、行政機構、公司或任何其他人履行一項行為。

在美國,這些命令通常出現在聯邦法院案件中,在這種案件中,一方希望對法官的裁決提出上訴,但受到對中間上訴的禁令的阻撓。該方起訴法官而不是直接上訴,請求命令令狀命令法官糾正其先前的錯誤。這種間接上訴通常只有在當事方已用盡所有其他請求複議的選擇後才能獲得。

什麼是命令令狀?

命令令狀一詞起源於16世紀中葉的拉丁語。

這些詞的含義在歷史上發生了變化,目前命令令狀被稱為司法令狀。

命令令狀的例證

在國家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情況下,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分別有權根據印度憲法第32條和第226條釋出令狀。這些令狀賦予司法部門監督行政決策並制止任何形式的專斷權力和自由裁量的權力。

在審判開始之前,如果當事方對初審法院作出的一個或多個決定不滿意,可以對初審法院的判決提出上訴。這被稱為命令令狀請求。如果存在特殊情況,將釋出該命令。

重要案例

此類別的一些重要案例包括:

Kerr訴美國地區法院 (1976)

在本案中,最高法院支援地區法院駁回監獄官員的命令令狀請求的決定,他們曾提交該請求以阻止法院命令他們向七名因涉嫌違反憲法而起訴該機構的囚犯提供工作人員和囚犯檔案。管理員表示,披露這些檔案會危及囚犯通訊的隱私和保密性。

Chiranjit Lal Chowdhuri訴印度聯盟 (1950)

根據最高法院在本案中的裁決,可以請求命令令狀來執行法定義務,或強制擔任公職的人員去做或不做任何法律要求他做或不做的事情。

Praga工具公司訴Shri C.A. Imanual及其他人 (1969)

最高法院裁定,例如,可以釋出命令令狀,以強制官員或社會履行建立或管理該社會的規章的規定,以及強制公司或企業履行允許其經營的規章強加於它們的義務。此外,由法令建立以履行公共職責的公司將受命令令狀的約束。

結論

由於最近關於此令狀的司法積極性,出現了“持續命令令狀”、“預期命令令狀”和“經認證的命令令狀”等新詞語。法院在這方面採取的積極行動是由於國家機器的不作為,這常常帶有冷漠的色彩。此令狀確保行政部門或政府不會濫用權力或正確履行其職責。它保護普通民眾免受行政機關濫用權力的侵害。

常見問題

命令令狀在印度憲法中的含義是什麼?

“命令令狀”(Mandamus)在拉丁語中意為“我們命令”。法院釋出它來命令公共機構履行其忽略或拒絕履行的法律義務。公共官員、公共公司、法庭、下級法院或政府可能是目標之一。

什麼是命令令狀?

命令令狀(writ of mandamus)或命令令狀(mandamus)——拉丁語意為“我們命令”——或指令是上級法院釋出的一種普通法特權令狀,用於強制下級法院或政府官員適當履行強制性或僅僅是部長級的職責。

第226條下的命令令狀是什麼?

印度憲法第226條(包含在第五部分)賦予高等法院向任何人或當局(包括政府)釋出令狀的能力,這些令狀可以是命令令狀、人身保護令狀、禁止令、剝奪公權令、撤銷令或上述任何組合。

人身保護令狀與命令令狀有何不同?

人身保護令狀:人身保護令狀可用於強制釋放政府官員和私人公民。另一方面,命令令狀可以針對任何政府、公司、下級法院或其他公共實體。

更新於:2023年10月6日

瀏覽量:79

啟動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