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定義和含義
在實行民法的國家,法律法規通常全面涵蓋整個法律框架,包括刑事法和民法。相比之下,在遵循英國傳統的普通法國家,修改現行普通法只能在其明示或暗示規定的範圍內進行立法,否則應保持普通法不變。在特定領域,法典完全取代普通法,使普通法失效,直至該法典被廢止。
什麼是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是指政府或其他立法機構正式透過的一套法律或法規。它是管理特定司法管轄區(如州或國家)的成文法體系。這些法律可能涵蓋廣泛的主題,包括刑事和民事事項、財產權以及企業和其他組織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通常由立法機構(如議會或國會)制定,並由政府的司法部門執行。
此外,法律法規是指關於特定主題的現行成文法,根據第三種略有不同的用法,可以根據個別立法法令進行增刪或修改。這種用法在民法體系國家以及採用類似立法實踐的普通法國家中很常見。然而,儘管編纂方法和原因相似,但不同的普通法和民法體系使用編纂的方式不同。
法律法規的歷史
法律法規是古代近東法律體系的共同特徵。烏爾-納姆法典(約公元前 2100-2050 年)、埃什努納法典(約比利皮特-伊什塔爾早 100 年)、利皮特-伊什塔爾法典(公元前 1934-1924 年)和漢謨拉比法典(約公元前 1760 年)是儲存下來的最早和最完好的法律法規,均來自蘇美爾、美索不達米亞。烏魯克-阿吉納法典(公元前 2380-2,現今伊拉克)。
羅馬帝國時期制定了許多法典,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和羅馬法十二表(公元前 450 年首次編纂)(公元 429-534 年)。然而,這些法典並沒有全面描述羅馬法律體系。十二表適用範圍狹窄,大多數法律原則都是由教士制定的,他們“解讀”這些表來處理這些表未涵蓋的情況。查士丁尼法典彙編了當時所有現行的法律文獻。
大陸法系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影響了美洲。民法國家普遍採用大陸風格的法律法規。但是,普通法國家也出現了明顯的編纂趨勢。這種編纂的最終結果通常不是民法區法律法規的等價物。例如,加利福尼亞民法典在結構和內容上都與其他所有民法典有很大不同,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對普通法原則進行了編纂。
七大法律法規原則
憲法基於七個基本原則。它們如下:
聯邦制
共和主義
制衡
有限政府
人民主權
權力分立
個人權利
法律法規示例
法典是指以特定方式組織的法律、規則或法規的集合。術語“法典”既指已存在法規的彙編,也指任何主題上的不成文法,其內容可以在所有來源中找到。例如,《統一商法典》和《美國法典》。
印度法律法規數量
截至 2022 年 7 月,根據印度法律和司法部立法部門維護的線上資料庫,大約有 839 部中央法律。此外,同一來源還包含每個州的若干州法律。
法律法規的劃分
民法
民法體系通常圍繞民法典構建。法律法規通常深入涵蓋整個私法體系。
總是存在共同的民法典,然而,這些民法典有時包含普通法原則和若干特別法案的彙編;因此,它們並不追求完全的邏輯一致性。
刑法
在許多法律體系中,存在刑法典或刑法。刑法典可以進行編纂,以便更容易訪問,並以更民主的方式制定和修改。
結論
法律法規是國家或地區制定的法律體系。例如,《印度刑法典》根據主題對印度的一般和永久性刑法進行了編纂和整合。印度議會負責制定和釋出《印度刑法典》。與此同時,普通法制度也開始更加頻繁地進行編纂。例如,一些普通法國家存在刑法典,並且許多國家仍在討論制定刑法典。
常見問題
Q1. 最初的法典是什麼?
A1. 漢謨拉比法典是最早已知的成文法體系。他於公元前 1792 年至公元前 1758 年統治巴比倫。這些法律被認為是正義之神沙馬什賜予漢謨拉比的。
Q2. 誰制定了法典?
A2. 漢謨拉比,巴比倫國王。
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於公元前 1792 年至公元前 1750 年統治期間,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最早且最全面的成文法體系之一。漢謨拉比在幼發拉底河沿岸發展了巴比倫城邦,最終涵蓋了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南部。
Q3. 法典是成文法嗎?
A3. 一旦您經營一家受相關法律或法規管轄的公司或組織,強制性法典將具有約束力。只有在您自願簽署法典後,它才會具有可執行性。
Q4. 法律是如何編纂的?
A4. 編纂是指對法律、規則或法規進行系統化的編碼。可以透過編纂過程對司法判決或立法行為進行編纂。此過程僅將現行法律整理成法典,通常按主題分類,而不一定產生新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