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技政策



印度科技的增長和發展並非十年或一個世紀的活動。有證據表明,它至少是一部古老的史詩;透過印河文明的城市規劃、排水系統、道路規劃等,可以看出其增長和發展。

同樣,從古代到中世紀或現代,科技的規劃和政策都是重點關注的領域。

然而,獨立後,五年計劃方案開始實施,一段時間以來,科技也成為重點關注的領域。

印度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是火炬手,他透過更加重視教育,為科技奠定了基礎。

Pandit Jawaharlal Nehru

同樣,第一個與科技相關的政策是在1958年提出的。

最近,印度宣佈2010-2020十年為“創新十年”。

科技領域的各項政策

現在讓我們討論一下在科技領域實施的各項政策。

1958年科學政策決議

  • 這是第一個科學政策,它在很大程度上強調幾乎所有科學領域的的基礎研究。

  • 該政策還強調發展和提供開展科學研究的基礎設施。

1983年科技政策宣告

  • 1983年的政策是第二個政策,它主要側重於實現技術能力和自力更生。

2003年科技政策

  • 這項政策將科技的益處放在首位,並關注研發所需的投資。

  • 此外,它還制定了面向社會經濟部門的綜合計劃,並與國家研發系統相結合,以解決國家問題,同時建立一個國家創新體系。

2013年科技創新政策

  • 到2013年,科技創新成為國家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 這項政策確保人民更快、更可持續、更包容的發展。

  • 此外,該政策還關注巨大的人口紅利和龐大的人才庫,以明確其在實現國家目標中的作用。

  • 2013年政策制定的範例是“科技創新為了人民”。

  • 2013年政策的主要特點是(來源:2013年科技創新政策,印度政府,科學技術部,新德里)——

    • 促進在社會各階層中傳播科學精神。

    • 增強來自所有社會階層的年輕人對科學應用技能。

    • 使科學、研究和創新領域的職業對有才華和聰明的人足夠有吸引力。

    • 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發基礎設施,在一些選擇的科學前沿領域獲得全球領導地位。

    • 到2020年將印度定位為全球五大科技強國之一。

    • 將科學、研究和創新體系的貢獻與包容性經濟增長議程聯絡起來,並將卓越和相關性的優先事項結合起來。

    • 創造環境以增強私營部門對研發的參與。

    • 透過複製迄今為止成功的模式以及建立新的公私合營結構,使研發成果轉化為社會和商業應用。

    • 透過新的機制推動基於科技的高風險創新。

    • 促進跨規模和技術領域的資源最佳化、成本效益的創新。

    • 引發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轉變,以認識、尊重和獎勵那些從科技知識中創造財富的績效。

    • 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創新體系。

第十二個五年計劃(2012-17)的要點

  • 除了上面討論的政策外,第十二個五年計劃(2012-17)還關注以下幾點(科技方面)——

    • 建立和發展研發領域的國家設施

    • 重視科技的夥伴關係增長

    • 大力投資大型科技專案,旨在在印度國內和國外(透過夥伴關係)建立研發基礎設施

國家科技交流委員會(NCSTC)

國家科技交流委員會(NCSTC)強調以下要點——

  • 促進科學思維。

  • 透過電視、數字媒體、印刷媒體和人際交往等不同媒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和傳播科技的意義。

  • 重視科技交流培訓。

  • 科技軟體的開發和傳播。

  • 關注全國兒童科學大會。

同樣,透過不同的計劃和進步的政策,科技在印度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