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健康:定義與含義
環境和健康是環境健康中結合的兩個主要變數。“環境”一詞包含我們周圍的一切,而我們的健康狀況是我們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我們周圍的一切,包括空氣、水、土壤和其他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健康。
環境健康的含義是什麼?
“環境健康”一詞指的是那些受物理、生物、社會和心理環境因素影響的人類健康方面,例如生活質量。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疾病、事故和死亡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範圍廣泛,從物理因素(如衛生條件差、水質差、排水差、住房條件差和家庭能源)到行為因素(如個人衛生差、性行為不當、駕駛習慣差、酗酒和吸菸)不等。
環境健康問題主要可分為兩類:
與貧困和欠發達相關的風險標準,包括缺乏清潔用水、衛生條件差和廢物管理、室內空氣汙染以及媒介傳播疾病(例如:瘧疾)。
不負責任的環境發展導致了現代風險,包括城市空氣汙染以及農業和工業部門的廢物暴露。
環境健康的重要性
環境健康的重要性在於:
人類健康並非孤立存在;相反,兩者之間存在非常真實且可證明的聯絡,可以透過科學觀察和研究。 |
環境因素可能對健康產生短期/急性或長期/慢性影響。 |
感冒、流感、食物中毒、石油洩漏和心臟病發作是急性疾病的例子。這些疾病突然發作,通常持續時間較短。 |
慢性疾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或發展。難以確定包括哮喘、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真正病因,因為可能有多種病因。 |
例如,居住在工廠或交通路口附近的不吸菸者可能會每天持續暴露於空氣汙染中,因此可能會患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實際上,有許多環境因素會導致疾病。其他因素,如室內汙染、住房和生活條件、生活方式、食物、遺傳等,也可能起作用。 |
生物、化學和物理因素的影響
環境的四個要素對人類健康中生物、化學和物理因素的影響如下:
水中生物、化學和物理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水傳播疾病是印度和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疾病和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全健康的飲用水味道良好,不含化學物質和細菌。然而,由於人類活動(包括工業排放、城市化、農業汙染源和市政汙水)的影響,水會受到汙染,不適宜飲用。
按病原體分類的水傳播疾病
包括:
物理和化學汙染物
化學汙染物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包括農業、製造業和城市發展。這些物質可能是有機物(如洗滌劑、焦油、塑膠和殺蟲劑)或無機物(如鹽、亞硝酸鹽、磷酸鹽、氯化物和氟化物)。這些汙染物包括氯、漂白劑、洗滌劑溶劑、氰化物、重金屬、礦物、有機酸、含氮化合物、化肥、肥皂、石油洩漏、顏色、顏料、硫化物、氨以及各種有毒和殺生物有機化合物。化學汙染物可以透過積聚在人類食用的水生生物(如魚類)中,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類健康。
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主要分為兩類:
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線蟲、蠕蟲和原生動物,以及
有害生物,包括粘液、軟體動物、藻類、水蚤、線蟲等。
生物製劑或傳染性製劑,如病毒、原生動物、蠕蟲或鉤端螺旋體,是生物性水傳播疾病的病因。
物理因素
水體中溫度、濁度、顏色以及懸浮和漂浮物質的變化會導致人類健康問題。這些變化可能是由於汙水和工業廢水與河流和地下水的混合,以及其他人類活動新增泥沙、金屬碎片、橡膠、木屑、紙張、泡沫、浮渣、屍體和汙水造成的。
水汙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水汙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方式如下:
水中農藥的存在對人類健康有負面影響,研究發現農藥暴露與癌症、神經系統疾病、出生缺陷、胎兒死亡率和胎兒發育異常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熱汙染導致過量的熱量產生,這對水生生物和人類健康有害。
石油洩漏和垃圾處理不當(特別是塑膠)造成的海洋汙染嚴重危害海洋生物和人類生命。在死亡鯨魚和其他生物的腹中發現了數噸塑膠垃圾。
用於核能或國防目的的測試殘留物和放射性廢物被排放到海洋中。這種垃圾異常長的壽命影響著環境的健康。
空氣中生物、化學和物理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空氣構成了我們的直接環境,所有生物都依賴它來獲取氧氣。此外,空氣傳播聲音和氣味,有助於身體冷卻,並可能傳播病原體。由灰塵、煙霧、有毒氣體和化學蒸汽造成的空氣汙染已經導致疾病和死亡。
空氣是由氣體的機械混合物組成的。根據體積,室外空氣的典型成分大致如下:
其他微量氣體構成其餘部分,例如氬氣、氖氣、氪氣、氙氣和氦氣。空氣還含有水蒸氣、微量的氨、灰塵、細菌、孢子和植物殘渣,以及其他懸浮物質。
不潔淨的空氣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室內空氣汙染
由於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度過,因此室內環境也非常重要。除了化學空氣汙染物外,房屋的物理方面對於確定室內空氣汙染的影響及其影響至關重要。通風、窗戶數量、排氣扇、溫度和溼度就是其中一些因素。在全球範圍內,室內固體燃料燃燒、吸菸、室外空氣汙染物、傢俱和建築材料的排放以及通風和空調系統維護不當是室內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細顆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多環芳烴(PAH)、二氧化硫、鉛、石棉、氡、多環芳烴(PAH)和生物汙染物是主要的室內汙染物。
食物資源中生物、化學和物理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人類食用的食物和水可能會被不潔淨的環境汙染,導致廣泛的疾病。因此,環境清潔和維護個人衛生對於減少食源性疾病至關重要。食源性疾病,也稱為“食物中毒”,包括人類食用的食源性中毒和食源性感染。為了獲得更高的產量,抗生素和激素注射以及用於催熟農作物的化學物質都被攝入並進入我們的食物鏈。
食源性疾病的型別
食源性疾病分為兩種:
土地/土壤資源中生物、化學和物理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土地的不可移動性使其汙染破壞性更大。它的恢復速度更慢,並且可能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多年。城市地區面臨大量的固體廢物問題,人口增長加劇了這一問題。住宅、農業和工業來源以及電子垃圾、醫療垃圾和放射性廢物加劇了土壤汙染造成的問題。許多廢物會影響人的身心和社會福祉,包括汙染水和食物並導致霍亂、傷寒、痢疾、感染性肝炎、脊髓灰質炎、蛔蟲病和鉤蟲病等胃腸道感染的生物製劑;傳播瘧疾和絲蟲病等疾病的蚊子;傳播感染的普通家蠅;以及可能含有結核桿菌等細菌的灰塵。
土地汙染型別
根據汙染物的來源,土地汙染有多種形式。一般來說,這些是:
印度與環境健康相關的法律框架、政策和實踐
當政府和組織發現環境問題影響到其地區的福祉時,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在印度,醫療保健行業的產權分為三類:公共、政府、私營和個人所有。擁有醫療保健設施的其他公共部門實體包括慈善組織、教會等宗教團體和非政府組織,以及原子能、鐵路和軍事公司。
中央政府在應對天花、瘧疾、結核病、艾滋病毒/艾滋病、麻風病等疾病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在州一級,這些舉措得到統一實施。此外,各州還執行所有聯邦支援的計劃,包括“乾淨印度使命”(Swachh Bharat Mission)、計劃生育和全民疫苗接種。印度聯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負責實施多項計劃、開展研究和分配資金。
印度國家環境健康政策
這些政策包括:
結論
不能從片面的角度評估人類健康,認為健康只能透過醫療干預來改善。相反,包括環境在內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因素共同作用才能產生健康。如果改善環境和生活條件,就能很容易地增強人類的健康和福祉。因此,政府的政策、計劃和措施應該側重於改善和清潔環境以預防疾病,而不是專注於治療疾病。
常見問題
Q1. 環境衛生的“三P”是什麼?
A1. 環境衛生的“三P”是汙染 (Pollution)、人口 (Population) 和貧困 (Poverty)。這三個“P”是全球健康的主要決定因素。這三個P是相互關聯的,因為人口增長與貧困相關,而貧困和人口增長都相互關聯。
Q2. 什麼導致環境健康問題?
A2. 這些因素包括空氣汙染、水和衛生問題、越來越多的熱浪和極端天氣事件、有害化學物質的暴露等等。對環境因素導致疾病負擔的估計,依賴於接觸和接觸-反應關係的資訊。
Q3. 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環境?
A3. 有各種因素(或人類活動)嚴重影響環境;其中一些是工業化(重工業嚴重汙染環境,也是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城市化(不斷擴張的城市定居點以建築物、道路、水壩、橋樑等的建設形式給環境帶來巨大負擔);森林砍伐(過度砍伐樹木);狩獵和偷獵動物等等。
Q4. 環境的主要要素有哪些?
A4. 環境的主要要素是空氣、水、氣候、土壤、自然植被和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