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恐怖主義:定義和含義
網路恐怖主義的概念已經存在了二十多年。多年來,許多學者透過研究網路恐怖主義是真實威脅還是虛構威脅、哪些行為者可以參與其中、此類行為的潛在原因是什麼以及現實空間恐怖主義邏輯是否適用於網路空間等問題,推動了這一事業的發展。
網路恐怖主義究竟定義了什麼?
網路恐怖主義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利用技術實施恐怖主義行為。“犯罪”和“恐怖主義”兩者都針對社會維持內部秩序的能力,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可比性,我們必須首先區分這兩者。從本質上講,恐怖主義是“政治性的”,而犯罪是“個人性的”。犯罪行為出於獨特的個人動機,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動機是自私自利和傷害他人的慾望(想要)——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
恐怖主義造成的“危害”往往與犯罪活動造成的危害難以區分(例如死亡、人身傷害和財產破壞),但其動機完全不同。
網路恐怖分子可以透過遠端訪問穀物製造商的加工控制系統來傷害和使一個國家的兒童生病。網路恐怖分子可以在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散佈計算機控制的爆炸物,每個爆炸物同時發出不同的數字模式。如果一個裝置停止傳輸,其他的裝置都會同時爆炸。
網路恐怖分子可能會干擾國際金融交易,損害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更改制藥公司的處方公式,並在公用事業網路中造成破壞。為了打擊網路恐怖主義,負責維護我們虛擬環境安全的人員必須更緊密地合作並共享情報。反恐專家必須熟悉所使用的武器,並具備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作戰的專業知識。
此外,如今在社交媒體上,網路恐怖主義越來越普遍。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個人或團體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匿名性來威脅他人、特定群體、社群和整個國家,而不會像在物理存在的情況下那樣,面臨被攻擊者發現、逮捕、傷害或殺害的固有風險。
網路恐怖主義的型別
主要的網路恐怖主義型別包括:
簡單型 - 這些包括簡單的攻擊,例如入侵單臺機器。
高階型 - 這些攻擊更為複雜,可能涉及入侵多個網路或系統。
複雜型 - 這些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攻擊,使用高科技裝置,並可能造成大範圍的破壞。
為什麼網路恐怖主義對恐怖分子有吸引力?
原因包括:
成本低廉 - 它比傳統的恐怖主義戰術成本更低。恐怖分子只需要一臺電腦和網際網路連線。恐怖分子可以使用電話線、電纜或無線連線來建立和傳播計算機病毒,而不是購買槍支和炸彈等武器。
匿名性更高 - 與更傳統的恐怖主義戰術相比,網路恐怖主義更具匿名性。恐怖分子使用線上別名或“螢幕名稱”(就像許多網際網路使用者一樣),或以匿名的“訪客使用者”身份訪問網站,這使得安全機構和執法部門難以確定恐怖分子的真實身份。此外,網路空間中沒有實際障礙,例如必須避開的檢查站、邊界或海關官員。
大量目標 - 目標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網路恐怖分子的攻擊目標可以是公用事業、私人航空公司、政府和其他目標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潛在目標的數量和複雜性確保恐怖分子能夠找到弱點和漏洞。
遠端執行 - 網路恐怖主義可以遠端執行,這是一個恐怖分子特別感興趣的特點。與傳統的恐怖主義形式相比,網路恐怖主義需要較少的體能訓練、心理投入、死亡風險和旅行,這使得恐怖組織更容易招募和留住支持者。
網路恐怖主義的影響
網路恐怖主義的主要影響包括: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技術如此先進,以至於有人可以使用它來入侵任何其他系統,並可能摧毀執行核電站的系統並引發爆炸。計算機技術在恐怖襲擊的實施中起著偶然作用。
破壞民用設施(大規模干擾)
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恐怖分子可能會破壞電力、公共交通、醫療系統、金融機構、電話服務、網際網路和其他此類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大規模干擾武器和大規模轉移注意力的武器的替代方案旨在破壞公眾對其社會基本方面的信心。
結論
隨著我們對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系統的依賴性日益增加,網路恐怖主義問題無疑已成為全球各國政府、企業甚至普通民眾日益關注的問題。網路攻擊已成為那些試圖造成傷害和破壞關鍵基礎設施的人的令人興奮的工具。此類網路攻擊的潛在後果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其中包括經濟破壞、損害國家聲譽和人員傷亡。
因此,許多相關組織和政府採取預防措施以保護我們所有人免受網路威脅至關重要,這包括實施強大的網路安全措施、提高公眾意識以及共同努力共享情報並應對事件。最重要的是,面對不斷變化的網路威脅保持警惕和積極主動將是防範網路恐怖主義的關鍵。
常見問題 (FAQ)
問1. 網路安全威脅是否日益增長?
答:是的,威脅正變得越來越複雜、激烈、多樣化和頻繁。網路專家報告稱,外部網路攻擊大幅增加,特別是那些由犯罪組織和外國政府資助的攻擊。
問2. 隱私作為網路安全的一部分有多重要?
答:隱私是安全和保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為隱私洩露可能會對個人和國家安全造成任何程度的損害。這與關於資料洩露甚至政府訪問居民私人資訊的知名報告類似。
問3. 哪些技能是打擊或阻止網路恐怖主義的關鍵要素?
答:最佳方法之一是更多地依賴傳統或常規方法,親自手動維護敏感資料。其次,儘量減少對計算機技術的依賴,並使其安全系統得到高度保護。第三,始終保持警惕,如果在任何時候感到威脅,立即採取預防措施。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