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法:含義及意義


阿麗莎為哥哥莫漢買了一部非常簡單的手機。莫漢要去附近的大城市工作,所以她想透過手機和他保持聯絡。莫漢收到這部手機作為生日禮物非常高興,但這喜悅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剛到城市,手機就壞了,他不得不使用另一部手機與家人聯絡。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消費者。對於我們來說,瞭解並掌握市場上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相關資訊非常重要。上述案例只是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和消費商品和服務後面臨的眾多問題中的一個例子。但是,很少有消費者意識到2019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他們的權利。2019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取代了1986年的法律,併力求擴大其在解決消費者問題方面的範圍。

根據消費者權益法,消費者的含義是什麼?

消費者通常被理解為使用或消費商品或享受任何服務的人。根據2019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第(i)款(d)項, “消費者”是指購買任何商品或享受任何服務的人,其對價已支付或承諾支付,或部分支付部分承諾,或根據任何延期付款計劃支付。它包括任何此類商品的使用者或服務的受益人,如果此類使用是在買方同意下進行的。它適用於透過電子手段、電視購物、直銷或多層次營銷進行的線上和線下交易。但是,任何為轉售或商業目的獲得商品或享受服務的人不視為消費者,也不在2019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範圍內。

消費者的權利

力求促進和保護的消費者的基本權利包括:

  • 免受危及生命和財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營銷的權利;

  • 瞭解商品或服務的質量、數量、效力、純度、標準和價格的權利,以保護消費者免受不公平貿易行為的侵害;

  • 儘可能獲得各種商品和服務,且價格具有競爭力的權利;

  • 在適當的論壇上被傾聽並保證消費者利益得到應有考慮的權利;

  • 尋求對不公平貿易行為、限制性貿易行為或不擇手段剝削消費者的補救的權利;以及

  • 消費者教育的權利。

印度消費者權益法的演變

早些時候,盛行在印度的是“買者自負”(caveat emptor)的原則,即在購買產品之前“買方應該有所瞭解”,並且一旦商品售出,如果消費者在購買前沒有檢查商品,則賣方不承擔任何責任。因此,買方在購買產品之前必須非常謹慎。儘管有一些法律保護消費者的權利,例如以下列出的那些法律,但它們並不充分。

  • 食品摻假預防法

  • 必需品法

  • 壟斷與限制性貿易行為法

1986年消費者保護法是一部非常獨特且極具進步意義的立法,被稱為印度消費者的“大憲章”。

消費者權益法的意義

消費者權益法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它採取措施保護消費者免受企業的不道德行為的侵害,併為其就以下方面提出的申訴提供迅速的補救:

  • 銷售摻假商品,例如在銷售的產品中新增劣質物質。

  • 銷售假冒商品,例如銷售價值低於真實產品的商品。

  • 銷售不合格商品,例如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的產品。

  • 銷售假冒商品。

  • 囤積居奇,最終導致產品短缺以及價格上漲。

  • 商品價格過高,即以高於其最高零售價的價格出售商品。

消費者權益法的必要性

消費者權益法的必要性源於保護消費者免受損失、傷害或其他普遍存在的不正當行為,並確保:

  • 消費者的身體安全。

  • 獲取資訊。

  • 企業社會責任,以公平的價格提供優質和數量的商品。

  • 消費者滿意度。

  • 社會正義和受託責任。

  •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對消費者的法律保護

印度的法律框架包括許多為消費者提供保護的立法。這些包括:

結論

以上只是一些在印度運作並實現消費者保護目標的法律或機制,並非詳盡無遺的清單,還有許多其他法案體現了消費者保護和消費者利益的思想。

可以得出結論,消費者的利益及其保護在印度經濟中極其重要,各種現行法律以及正在傳播消費者利益理念的法律可以清楚地說明這一點。

因此,可以說,消費者權利、利益及其保護不僅對糾正對其造成的錯誤或損失至關重要,而且對像印度這樣的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也至關重要,因為這種增長需要是可持續的和高質量的增長,這將進一步加速該國的經濟增長。在這方面,消費者或客戶發揮著關鍵作用,因為他們是第一個體驗商品或服務性質的人,並且由於每天都在使用商品或服務,他們可以輕鬆地體驗其性質,並決定這些商品或服務能否經受時間的考驗,並繼續為國民生產總值或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常見問題

Q1. 誰是消費者?

A1:消費者是指支付使用賣方生產的商品或服務以滿足其需求的人或群體。

Q2. 購買包裝藥品前應檢查哪些資訊?

A2:購買藥品時,應檢查諸如正確使用方法說明、相關副作用資訊、使用相關風險、生產日期和失效日期等資訊。

Q3. 安全權如何幫助消費者?

A3:“安全權”意味著我們作為消費者有權免受危及生命和財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營銷的侵害。生產商和製造商在製造商品時應遵守安全規範。我們購買的許多商品和服務都需要特別注意安全。例如,壓力鍋有一個安全閥,如果該閥出現故障,可能會導致嚴重事故。製造商應確保高標準,消費者應閱讀壓力鍋盒上提供的全部說明。

Q4. “知情權”如何幫助消費者?

A4:根據這一原則,每個消費者都有權瞭解其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詳細資訊。生產商必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其成分、生產日期、失效日期等的完整資訊。

更新於:2023年1月17日

瀏覽量:227

開啟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