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定義和含義
當法院認為某事屬於“從一開始”(ab initio)的情況時,這意味著法院對該事的裁決自相關行為發生之日起或相關情況存在之日起生效,而不是自法院做出裁決之日起生效。“從一開始”這一短語適用於許多情況。例如,合同、法規、契約等可以被宣告為“從一開始無效”(void ab initio),這意味著從一開始就無效。

聲稱“從一開始無效”的事物從不存在或從一開始就無效。合同、房地產和婚姻經常使用“從一開始無效”這一短語。
“從一開始”是什麼意思?
拉丁語術語“ab initio”意為“從第一個行為”、“從一開始”或“從開始”。如果一項合同從未被法律認可為合法,則該合同被稱為“從一開始無效”。許多情況都需要使用“從一開始”這一短語。

因此,“ab initio”的意思是——“從一開始”
“從一開始”的示例
一方可能從一開始就是侵佔者,契約或協議可能無效,婚姻可能非法,或遺產可能被認為是有效的。
重要案例
有各種案例法涉及拉丁語“ab initio”,但我們將討論一些重要的案例法:
**莫希裡·比維訴達莫達爾·達斯案,1903年:**在本案中,樞密院法院宣告未成年人的合同從一開始就無效。
**克沙萬·馬達瓦·梅農訴孟買邦案,1951年:**最高法院裁定,由於犯罪行為發生在憲法頒佈之前,因此印度憲法第13(1)條不適用於此案。因此,1949年開始針對申請人的法律訴訟不受影響。法院指出,即使之前的法律可能根據憲法第13(1)條被宣告無效,但在新憲法生效時,已經發生並完成的交易以及根據這些交易已經獲得的權利將不受影響。法院澄清說,儘管第13(1)條聲稱如此,但違反基本權利的現有法律並沒有自動被宣告無效或不可執行。
**薩吉爾·艾哈邁德訴北方邦案,1954年:**1951年北方邦道路運輸服務法被宣告從一開始就無效。根據有爭議的法案,邦政府被賦予權力,可以單獨或與鐵路合作管理和運營道路運輸服務。該法案受到質疑,原因之一是它違反了申請人根據印度憲法第19(1)(g)條運營運輸服務的權利,因此根據第13(2)條無效。
結論
在法律術語中,這意味著:
如果任何法律安排從一開始就無效,則它從其本應存在的那一刻起就無效,而不僅僅是從其被宣告無效的那一刻起無效。
如果一個人在獲得合法許可的情況下侵入他人的私人財產(房地產),然後濫用該許可,那麼根據定義,此人就成為侵佔者。
常見問題
問:“從一開始”理論是什麼?
**答:**“ab initio”是拉丁語術語,意味著從一開始。另一方面,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它的意思是——原子核的計算,這意味著相關的自由度應該是夸克和膠子。
問:“從一開始無效”是否可以撤銷?
**答:**無效協議從一開始就無效;另一方面,可撤銷合同可以由一方或所有各方撤銷。其次,可撤銷合同並非從一開始就無效,而是由於某些條件的變化而隨後無效。
問:“從一開始”法的例子是什麼?
**答:**A,一名未成年人與B簽訂協議,購買特定房產。B將房產轉讓到自己名下,但A未能付款。B不能因為未付款而起訴A,因為該協議從一開始就無效。
問:在印度憲法中,“從一開始”是什麼意思?
**答:**在印度憲法中,“從一開始”意為“無效意味著將來無效,從一開始無效意味著從其開始就無效,或者換句話說,追溯無效,憲法第254(1)條中使用的“無效”一詞。
問:“從一開始”究竟定義了什麼?
**答:**這是一個法律術語,意為從一開始或從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