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最小方差投資組合?
在一項研究中,為了將方差與收益聯絡起來,研究發現,兩種型別的投資組合構建方法——最小波動性和低波動性——都比平均水平提供了更高的市場回報。它們的資訊比率 (IR) 也在統計上不顯著。還發現,這兩種策略都允許投資者承擔與市場價格相關的明顯的風險,而投資者並沒有因此獲得補償。
最小方差投資組合 (MVP)
自哈里·馬科維茨 (Harry Markowitz) 於 1952 年將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MPT) 的理念引入金融領域以來,這一理論一直是金融專業人士構建投資組合的里程碑。如今,每個金融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學習投資組合波動性的起源、與多元化相關的積極因素以及有效邊界這一概念和理念。
位於有效邊界起始點的、由風險資產組成的投資組合被稱為最小方差投資組合。推導 MVP 不需要預測預期收益。它只需要對每種風險資產的風險和相關性進行估計。MVP 是透過求解一個二次方程生成的,該方程使用所有風險資產的集合,併產生波動性最低的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方差的公式和計算
投資組合方差的質量及其值是根據每種資產的個體方差與其協方差的加權組合來衡量的,這是投資組合方差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意味著淨投資組合方差低於任何單個方差的簡單加權平均值。
雙資產投資組合的投資組合方差公式如下:
$$\mathrm{投資組合方差 = (𝑤_{1})^{2}(σ_{1})^{2} + (𝑤_{2})^{2}(σ_{2})^{2} + 2 𝑤_{1}𝑤_{2}\:Cov_{1,2}}$$
其中:
$𝑤_{1}$ = 第一個資產的投資組合權重
$𝑤_{2}$ = 第二個資產的投資組合權重
$σ_{1}$ = 第一個資產的標準差
$σ_{2}$ = 第二個資產的標準差
$Cov_{1,2}$ 是這兩個資產的協方差,可以表示為 $ρ_{(1,2)}σ_{1}σ_{2}$,其中 $ρ_{(1,2)}$ 是這兩個資產之間的相關係數。
一般來說,投資組合的構建是使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MPT) 進行的。MPT 通常依賴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嚴肅的投資者需要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時最小化風險(有時使用波動性來衡量)。投資者實際上追求的是所謂的有效邊界,這意味著在實現所需收益率的情況下,風險和波動性處於最低水平。
在 MPT 中,透過投資於非相關的資產來構建投資組合以降低風險。單獨來看風險較高的資產,實際上可以透過進行當其他投資下跌時會上漲的投資來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總風險。這種人為降低的相關性增加可以減少理論投資組合的方差。
因此,單個投資回報率的重要性不如每種資產對投資組合的整體貢獻(就回報、風險和多元化而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