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者營銷的概念及其增長趨勢
如今的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市場充斥著相同或相似的產品。對他們來說,競爭不僅僅侷限於鄰里或本地市場,而是遍及全球。在這個紅海市場中,企業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去了解消費者,並以最佳方式為他們服務。消費者不再是市場上的普通個體;他們是上帝,取悅他們(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潛意識的)是每個企業的目標。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購物者市場概念及其日益增長的趨勢。
購物者營銷的概念及其運作方式
購物者營銷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零售店老闆或公司會投資於瞭解他們的消費者以及哪些因素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然後據此設計他們的營銷活動。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因為一項調查發現,大約 70% 到 80% 的購買決策是在消費者在市場或店內時做出的。消費者在購物時很容易受到品牌及其產品的影響,因此公司將資料與創意活動相結合來銷售其產品,這被稱為有效的購物者營銷。消費者在市場或店內受到影響的原因有哪些呢?一些原因包括:
消費者受到店內展示廣告的影響。
消費者受到產品貨架擺放位置的影響。研究發現,人們最關注的是處於視線水平、位於胸部和腰部之間範圍內的產品。許多購物商場還會向品牌收取額外費用,以使其產品能夠擺放在視線水平的位置。
當產品放置在“黃金區域”時,消費者會受到影響。基本上,在購物中心,當顧客排隊結賬時,你會看到有很多產品陳列在收銀臺附近。這些通常是低價商品,而且打有很大的折扣。這些產品被放置在那裡,以便消費者能夠匆忙購買,無需過多考慮。
兩個過道之間的空間。如果商店想要提高週轉率,他們會確保過道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消費者可以舒適地購物;而當公司想要顧客快速購買並離開時,他們會將過道設定得更近。
播放的音樂也會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產生重要影響。
商店經理還會採用一種策略,將互補產品(如麵包和黃油)放在商店的不同角落,以確保購物者在離開之前會逛遍整個商店,並在購物過程中購買更多商品。
購物者營銷的增長
現在我們將討論購物者營銷的增長以及各種知名品牌如何利用這些技巧和策略來獲得競爭優勢。一些引人注目的例子包括:
**幫寶適和寶潔**——這些公司正在收集資料,同時利用這些資料來促進銷售。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寶潔的幫寶適產品。寶潔注意到沃爾瑪商店缺乏嬰兒護理中心,同時也注意到顧客在此處購物慾望強烈,並有良好的展示和創意。因此,它將之前分散在商店各個區域的嬰兒產品全部放在一個名為“嬰兒護理中心”的過道中,幫寶適的銷售額大幅增加。
**寶潔和化妝品**——寶潔注意到青少年和女性顧客中煙燻妝的流行趨勢。它利用這一趨勢在沃爾瑪商店投放大型廣告牌,並在 Facebook 和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上開展“煙燻眼妝”活動。該展示廣告非常成功。
**智慧購物卡的引入**——商店老闆意識到消費者在商店中查詢不同品牌的產品時面臨許多困難,同時他們希望資訊能夠方便地獲取,而不是需要在產品包裝上尋找。因此,智慧購物卡應運而生。顧客需要為這項服務支付額外費用,而商店老闆也可以從智慧購物卡中收集到的資料中獲利。它也可以在消費者的手機上使用。
**卡夫食品分拆出的億滋國際**——它安裝了智慧貨架技術。這些智慧貨架位於出口處,裝置使用感測器來確定經過顧客的年齡和性別,然後利用這些資訊來展示消費者購物後可以食用的商品廣告。例如,如果是一個孩子經過,那麼就會有漢堡或薯條以及一些甜點的廣告;如果是一個二十多歲或三十出頭的男性,他們可能會看到一些卡夫食品的冰鎮啤酒和油炸零食廣告。
公司正在想方設法向顧客推廣其產品或服務。但所有這一切都只有在其擁有大量資料和技術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如今,公司收集的資料精確到:
消費者在用手拿取產品之前,看了多久?
如果消費者正在拿取產品,他們購買或將其新增到購物車的可能性有多大?
消費者看了其他產品多久?
顧客在整個購買過程中的旅程是怎樣的?
顧客多久去一次雜貨店購物?
他們購買哪些特價商品,這些商品之間是否存在某種模式?
他們比較了哪些不同的產品?
谷歌眼鏡的攝像頭也正在利用其攝像頭來觀察顧客在整個購物旅程中看到了什麼,以及他們關注的是什麼等等。
購物者營銷是一個有趣的概念,藉助資料和人工智慧,公司可以創造奇蹟。公司現在有機會觀察顧客的每一個舉動並找出規律。他們正在利用這些規律來決定在銷售產品時如何抓住顧客的痛點。如今的顧客充斥著廣告。在理想情況下,顧客每天只能記住 800 個廣告中的 200 個。沒有公司希望確保他們正在幫助顧客做出即時購買決策。他們不能依賴於每件商品的顧客決策過程。特別是快速消費品公司必須努力改進其營銷策略以銷售產品,因為消費者會毫不猶豫地轉換品牌,並且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消費者對價格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