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處理
軟體度量是包含許多活動的衡量標準,這些活動涉及一定程度的測量。軟體度量的成功在於收集和分析的資料質量。
什麼是好的資料?
如果收集到的資料能夠解答以下問題,則可以將其視為好的資料:
它們是否正確? - 如果資料是根據度量定義的精確規則收集的,則可以認為它是正確的。
它們是否準確? - 準確性是指資料與實際值之間的差異。
它們是否具有適當的精確度? - 精確度涉及表達資料所需的十進位制位數。
它們是否一致? - 如果資料在不同的測量裝置之間沒有顯示出重大差異,則可以認為它是一致的。
它們是否與特定的活動或時間段相關聯? - 如果資料與特定的活動或時間段相關聯,則應在資料中明確說明。
它們是否可以複製? - 通常,諸如調查、案例研究和實驗之類的調查會在不同的情況下重複進行。因此,資料也應該易於複製。
如何定義資料?
為測量目的而收集的資料有兩種型別:
原始資料 - 原始資料來自對過程、產品或資源的初始測量。例如:組織中員工的每週時間表。
精煉資料 - 精煉資料來自從原始資料中提取基本資料元素以推匯出屬性值的結果。
可以根據以下幾點定義資料:
- 位置
- 時間
- 症狀
- 最終結果
- 機制
- 原因
- 嚴重程度
- 成本
如何收集資料?
資料收集需要人工觀察和報告。管理人員、系統分析師、程式設計師、測試人員和使用者必須在表單上記錄原始資料。為了收集準確完整的資料,重要的是:
保持程式簡單
避免不必要的記錄
培訓員工瞭解記錄資料的必要性以及使用的程式
及時以有用的形式向原始提供者提供資料捕獲和分析的結果,以幫助他們開展工作
在中央收集點驗證所有收集到的資料
資料收集規劃涉及幾個步驟:
根據 GQM 分析確定要測量的產品
確保產品處於配置控制之下
準確確定要測量的屬性以及如何匯出間接度量
一旦度量集明確且要測量的元件集已確定,請設計一種方案來識別測量過程中涉及的每個活動
建立處理表單、分析資料和報告結果的程式
資料收集計劃必須在專案計劃開始時開始。實際的資料收集發生在開發的許多階段。
例如 - 一些與專案人員相關的資料可以在專案開始時收集,而其他資料收集(如工作量)則從專案開始時開始,並持續到執行和維護。
如何儲存和提取資料
在軟體工程中,資料應儲存在資料庫中,並使用資料庫管理系統 (DBMS) 進行設定。資料庫結構示例如下所示。此資料庫將儲存在組織的不同部門工作的不同員工的詳細資訊。

在上圖中,每個框都是資料庫中的一個表,箭頭表示從一個表到另一個表的多種到一對映。對映定義了保留資料邏輯一致性的約束。
一旦資料庫設計完成並填充了資料,我們就可以使用資料操縱語言提取資料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