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契約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人們自願放棄一部分自由給政府或其他權威機構,以換取生活中的穩定、安全和保護。托馬斯·霍布斯、約翰·洛克和讓-雅克·盧梭等政治哲學家對這個理論的歷史討論和論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理論上,人們生活在沒有任何權威人物和規章制度的自然狀態下。
雖然人們擁有完全的自由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但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危險、恐懼和不安全感。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人們決定建立一個擁有政府的社會,以保證他們的安全和保護。人們應該能夠在一個更安全、更穩定的環境中生存,以換取犧牲他們的一些權利和自由。
社會契約理論的解釋
在自然界中,確實存在著同時進行交易的機會。作為回報,我可以用我收集的水果交換你獵到的肉。
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存在合作的機會,而同時交換是不可能的。
例如,如果狼攻擊你,而我跑來幫忙,你無法補償我所付出的代價。同時交易並不總是可能的另一個原因是,互動者的需求和能力很少完全匹配。如果我餓了,而你只有充足的食物,我將無法立即償還你。你需要相信,在需要的時候,我會迅速幫助你。當交易不是同時進行時,就會為背叛敞開大門——利用和欺騙,而忽略了互惠。
進化心理學家萊達·科斯米德斯和約翰·圖比提出了社會契約理論,以解釋人類合作交流的發展,重點是如何處理作弊問題。作弊的可能性是對合作發展持續不斷的威脅。其原因是,作弊者比合作者具有進化優勢,至少在作弊不被發現或懲罰的情況下。
如果我接受你提供的利益,但後來沒有回報,我就獲益兩次:我獲得了利益,同時也避免了互惠的成本。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作弊者將超過合作者,直到整個人口都由不合作的人組成。如果生物有一種方法來檢測和避免作弊者,那麼互惠利他主義就能出現。如果合作者能夠檢測到作弊者,並且主要與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互動,那麼互惠利他主義就能站穩腳跟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壯大。作弊者將處於劣勢,因為他們將無法從合作交易中獲益。
社會契約理論的認知能力
人們必須解決什麼問題才能發展出激勵人們簽訂社會契約並避免始終存在的作弊威脅的機制?科斯米德斯和圖比(1992)概述了五種認知能力:
識別不同個體人類的能力
記住與不同個體互動歷史的能力
向他人傳達自身價值觀的能力
模擬他人價值觀的能力
表示成本和收益的能力
讓我們簡要討論每一個:
識別不同個體人類的能力
識別許多人的能力似乎顯而易見,但這僅僅是因為人類在這方面非常擅長。根據一項研究,人們可以識別他們長達34年未見的人,識別率超過90%。此外,科學研究表明,這種能力位於大腦的特定區域。右半球特定區域受損的個體會出現一種被稱為“面容失認症”的確切缺陷,即無法辨認面孔。人類也擅長僅僅透過步態來識別其他人。
記住與不同個體互動歷史的能力
這種能力分為多個類別。首先,必須能夠回憶起以前與之打交道的人是合作者還是作弊者——其次,必須跟蹤誰欠誰什麼。這需要使用“會計系統”來跟蹤為特定個人所做的支出和獲得的利益。未能跟蹤這些互動會使人容易受到欺騙。
向他人傳達自身價值觀的能力
如果你的同伴不瞭解你的需求,他或她怎麼能提供你需要的利益呢?如果你不向違規者表達你的不滿,你可能會面臨未來的背叛。以下是de Waal(1982)對黑猩猩研究的例子。這項研究關注Puist和Luit,當其中一人受到威脅時,他們有很長的相互幫助的歷史。
模擬他人價值觀的能力
理解他人價值觀的能力是傳達自身價值觀能力的反面。理解他人的目標和需求,可以調整你的交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你帶來的優勢,使對方比你未能反映其信念時更依賴你。這意味著人們可以進行“市場調查”,以建立對他們與之互動每個人的偏好、需求和動機的不同理解——這是一個尚未經實證檢驗的假設。
表示成本和收益的能力
根據科斯米德斯和圖比(1989)的說法,許多動物交換的是數量有限的商品,例如食物和性。然而,人類可以而且確實交換種類繁多的物品,包括刀和其他工具、肉、漿果、堅果、魚、住所、保護、地位、石斧、戰鬥中的幫助、性接觸、金錢、吹槍、關於敵人的資訊、學期論文的幫助和計算機程式,僅舉幾例。因此,科斯米德斯和圖比認為,發達的社會貿易機制不能預先設定為代表(概念化)和討價還價特定商品。
社會契約理論的支持者
社會契約理論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托馬斯·霍布斯認為,人們本質上是自私的,這將導致他們彼此衝突。他認為,在自然狀態下,生存是“孤獨的、貧窮的、卑鄙的、野蠻的和短暫的”。霍布斯還聲稱,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人們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府來制衡他們,成為他們之間的屏障,以及秩序的來源。
另一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約翰·洛克認為,人們天生善良,可以和平共處。在他看來,人們參與社會契約是因為這樣做符合他們的最佳利益。洛克認為,個人擁有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例如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他還描述說,政府的目的是維護這些自由,並滿足人民的需求。
相反,讓-雅克·盧梭認為,雖然人們天生道德高尚,但社會往往會使他們墮落。正如盧梭所解釋的,社會契約是人們為了放棄一些個人自由和權利而達成的協議,以建立一個由普遍意志統治的社會。社會契約將透過促進公共福利和保證每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來實現這一目的。
儘管這個理論在歷史上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質疑,但在當代政治和社會中仍然至關重要。民主社會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人們用一部分自由和權利來換取安全和保護。然而,社會契約理論也受到了很多批評,一些人認為它過於簡單化,忽視了人性的複雜性,並且沒有考慮到社會中權力和不平等的現實。
社會契約理論的影響
理解人與政府之間的聯絡:這個理論更清楚地闡明瞭人們自願放棄部分自由以換取政府或社會提供的安全和保障的概念。因此,人們現在更好地理解社會和政府結構,以保護和進一步促進人民的利益。
促進個人自由和權利
這一概念支援了人們擁有某些基本自由的理念,例如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國家必須保障這些權利。正因如此,現代社會更加重視個人獨立和人權。
民主制度的發展
強調政府宗旨在於服務人民利益的社會契約理論,在民主制度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建立了代議制政府體制,人民可以投票並參與立法過程。
對不公正和暴政政府的批判
該理論也被用來批判那些違反社會契約、侵犯個人權利或違背社會利益的政府。因此,它鼓勵公民不服從、示威和其他形式的行動主義,以促使政府對其行為負責。
結論
最後,社會契約理論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對政府、社會以及人和國家之間關係的理解。雖然該理論有多種不同的解讀,但其核心思想——人們放棄部分權利和自由以換取安全、秩序和保障——仍然是當代政治和社會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社會契約對於社會秩序、個人權利保護以及構建公正公平的社會是必要的。因此,促進社會契約有助於培養更受教育、更積極主動的人民,並最終創造一個公正公平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