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定義和含義
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是最高級別的職位,肩負著整個國家的責任,因此,罷免他們並非易事。事實上,必須有適當的渠道和程式,需要徵得所有官員/立法者的同意,然後才能做出罷免決定。從技術上講,這個過程,即罷免國家最高官員的過程,被稱為“彈劾”。此程式用於讓民選官員對其行為負責,並確保他們服務於公眾利益。
彈劾的含義
彈劾是指罷免民選官員的法律程式。這是一種憲法手段,用於讓公職人員對其行為負責,並保護公眾免受權力濫用的侵害。“彈劾”一詞源於拉丁語“medicare”,意為束縛或限制。這與彈劾是控制腐敗的民選官員的一種手段的概念相關。
印度的彈劾條款
在印度,彈劾是罷免總統、副總統以及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法官的憲法程式。在印度,彈劾程式必須由至少 100 名 लोकसभा 成員或 50 名 राज्यसभा 成員簽署的通知啟動。
通知必須說明該官員的指控,並分別提交給 लोकसभा 議長或 राज्यसभा 主席。如果通知被接受,一個由兩名法官和一名法學家組成的三人委員會將開始調查。
如果委員會認定該官員犯有指控罪名,則會向該成員的議院提出彈劾動議。該動議必須獲得出席並投票成員三分之二多數的支援。
與美國的比較
彈劾是美國用於罷免總統、副總統和其他文職官員的程式。在美國,眾議院透過調查對官員的指控並投票決定是否彈劾來啟動彈劾程式。參議院充當法院,如果眾議院投票彈劾,則決定是否罷免該個人。參議院必須以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才能罷免該官員。
不同政府形式下的彈劾
彈劾是根據重大不當行為指控罷免民選官員的法律程式。但是,彈劾程式可能會根據現行政府制度而有所不同。此頁面討論了議會制、總統制和半總統制等政府體制中的彈劾程式。
議會程式
包括 -
在議會制國家,立法機構通常會啟動彈劾程式。這是因為政府首腦通常是議會成員,並對立法機構負責。在這些制度中,彈劾用於罷免因重大不當行為指控而被罷免的政府首腦,例如總理。
在議會制國家,彈劾程式通常需要進行信任投票。這是立法機構進行的一項投票,以評估政府首腦是否仍然享有多數支援。通常,如果投票失敗,政府首腦必須辭職。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啟動正式的彈劾程式,這通常包括由議會委員會進行調查並向立法機構提交調查結果。如果政府領導人被立法機構認定有罪,則可能會被罷免。
總統制
在總統制國家,立法機構通常會啟動彈劾程式。與議會制國家不同,在美國,總統不對立法機構負責。相反,總統由人民單獨選舉產生,通常被視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在總統制國家,彈劾程式通常需要立法機構啟動一項正式程式。這通常包括由立法者組成的委員會調查指控並將結論提交給整個立法機構。如果立法機構認定總統有罪,則總統可能會被罷免。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總統可能擁有解散立法機構並舉行新選舉的權力,這可能會使彈劾程式複雜化。
半總統制
半總統制是一種混合的政府形式,兼具議會制和總統制的特點。在這些制度下,總統通常由人民單獨選舉產生,而總理由總統任命,並對立法機構負責。在半總統制國家,彈劾程式可能會根據現有的具體制度而有所不同。
彈劾方法
彈劾程式根據國家和被彈劾官員的級別而有所不同。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遵循幾個步驟。這些步驟包括 -
提出動議(彈劾)。
調查 - 進行調查以獲取資訊並確定針對該官員的指控是否得到充分證據的支援。
如果存在充分的證據,則對該官員提出指控。進行審判以確定該官員是否犯有指控罪名。
如果認定該官員有罪,則將其免職。
彈劾例項
在印度,沒有彈劾的證據,因為迄今為止,沒有總統被彈劾。然而,在美國,可以證明發生了四次——第一次,1868 年,總統安德魯·約翰遜被彈劾;第二次,1998 年,總統比爾·克林頓被彈劾;第三和第四次,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被彈劾。唐納德·特朗普兩次被彈劾,第一次在 2019 年,第二次在 2021 年。
結論
同樣,彈劾是民選官員必須承擔責任的一項必要措施。罷免公職人員是一個法律和政治程式,需要對事實和潛在後果進行徹底審查。彈劾的歷史表明,它被謹慎但有效地用來懲罰民選領導人嚴重的不當行為。在民主國家,彈劾是制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常見問題解答 (FAQs)
Q1. 民選官員因何原因可能被彈劾?
Ans. 民選官員只能因重大不當行為、瀆職或無行為能力(如濫用權力或犯罪行為等)而被彈劾。
Q2. 誰可以啟動彈劾程式?
Ans. 通常,彈劾程式由該官員任職的國家或州的立法機構啟動。
Q3. 彈劾的後果是什麼?
Ans. 彈劾的結果——如果成功,則相關官員將被免職;如果未能獲得多數票,則相關官員將繼續擔任其職位,直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