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CI - 資源
- HCI - 快速指南
- HCI - 有用資源
- HCI - 討論
互動系統設計
本章的目的是學習互動系統設計和開發的各個方面,這些系統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些系統的設計和可用性會影響人們與技術之間關係的質量。網路應用程式、遊戲、嵌入式裝置等都是該系統的一部分,並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讓我們討論一下這個系統的一些主要組成部分。
可用性工程的概念
可用性工程是軟體和系統開發過程中的一種方法,它包括從過程開始就融入使用者的參與,並透過使用可用性需求和指標來確保產品的有效性。
因此,它指的是在抽象、實現和測試硬體和軟體產品的整個過程中,可用性功能特性。從需求收集階段到產品的安裝、營銷和測試,所有這些都屬於這個過程。
可用性工程的目標
- 有效使用 - 功能性
- 高效使用 - 高效性
- 使用無誤 - 安全性
- 易於使用 - 友好性
- 使用愉快 - 愉悅體驗
可用性
可用性包含三個組成部分:有效性、效率和滿意度,使用者利用這三個組成部分在特定環境中實現其目標。讓我們簡要了解一下這些組成部分。
有效性 - 使用者實現其目標的完整性。
效率 - 使用資源有效實現目標的能力。
滿意度 - 工作系統對其使用者的便捷性。
可用性研究
基於實驗評估對人、產品和環境之間互動的系統研究。例如:心理學、行為科學等。
可用性測試
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能力、前景、安全性和滿意度,對規定的可用性引數進行科學評估,這被稱為可用性測試。
驗收測試
驗收測試,也稱為使用者驗收測試 (UAT),是使用者在從供應商處簽字確認之前執行的測試程式。讓我們以手持式條形碼掃描器為例。
假設一家超市從供應商處購買了條形碼掃描器。超市召集了一個收銀員團隊,讓他們在模擬商店環境中測試該裝置。透過此程式,使用者可以確定產品是否符合他們的需求。在他們從供應商處收到最終產品之前,需要使用者驗收測試“透過”。
軟體工具
軟體工具是用於建立、維護或以其他方式支援其他程式和應用程式的程式化軟體。HCI 中一些常用的軟體工具如下:
規範方法 - 用於指定 GUI 的方法。儘管這些方法冗長且含糊不清,但它們易於理解。
語法 - 程式能夠理解的書面指令或表示式。它們提供完整性和正確性的確認。
轉換圖 - 可以以文字、連結頻率、狀態圖等形式顯示的一組節點和連結。它們難以評估可用性、可見性、模組化和同步性。
狀態圖 - 為同時進行的使用者活動和外部操作而開發的圖表方法。它們提供與介面構建工具的連結規範。
介面構建工具 - 幫助設計命令語言、資料輸入結構和小部件的設計方法。
介面模型工具 - 用於快速繪製 GUI 草圖的工具。例如,Microsoft Visio、Visual Studio .Net 等。
軟體工程工具 - 提供使用者介面管理系統的廣泛程式設計工具。
評估工具 - 用於評估程式正確性和完整性的工具。
HCI 和軟體工程
軟體工程是研究軟體的設計、開發和維護。它與 HCI 結合,使人機互動更加生動和互動。
讓我們看看軟體工程中用於互動設計的以下模型。
瀑布模型

互動系統設計

軟體工程瀑布模型的單向運動表明,每個階段都依賴於前一個階段,反之則不然。但是,此模型不適用於互動系統設計。
互動系統設計表明,每個階段都相互依賴,以實現設計和產品建立的目的。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因為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了解,使用者也在不斷變化。互動式系統設計師應該認識到這種多樣性。
原型設計
原型設計是另一種軟體工程模型,它可以具有預期系統的完整功能範圍。
在 HCI 中,原型設計是一種試驗性和部分設計,它幫助使用者在不執行完整系統的情況下測試設計理念。
原型的例子可以是草圖。互動式設計的草圖稍後可以製作成圖形介面。請參見下圖。

上圖可以認為是低保真原型,因為它使用手工程式(如在紙上素描)。
中保真原型涉及系統的一些但不包括所有過程。例如,GUI 的第一個螢幕。
最後,高保真原型模擬了設計中系統的所有功能。此原型需要時間、金錢和人力。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 (UCD)
收集使用者反饋以改進設計的過程稱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或 UCD。
UCD 的缺點
- 使用者的被動參與。
- 使用者對新介面的感知可能不恰當。
- 設計師可能會向用戶提出錯誤的問題。
互動系統設計生命週期 (ISLC)
下圖中的階段會重複進行,直到找到解決方案。
圖表

GUI 設計與美學
圖形使用者介面 (GUI) 是使用者可以在計算機系統中操作程式、應用程式或裝置的介面。這就是圖示、選單、小部件、標籤存在於使用者可以訪問的地方。
重要的是,GUI 中的所有內容都以一種易於識別且賞心悅目的方式排列,這體現了 GUI 設計師的美學意識。GUI 美學為任何產品賦予個性和特色。
印度工業中的 HCI
在過去幾年中,印度大多數 IT 公司都在招聘從事 HCI 相關活動的設計師。即使是跨國公司也開始從印度招聘 HCI 人才,因為印度設計師在建築、視覺和互動設計方面都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因此,印度 HCI 設計師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都聲名鵲起。
儘管可用性一直存在,但這一職業在過去十年中蓬勃發展。並且由於新產品頻繁開發,耐用性預測也看起來不錯。
據對可用性專家的估計,印度只有 1000 名專家。總需求約為 60,000 名。在全國所有設計師中,HCI 設計師約佔 2.77%。
HCI 類比
讓我們來看一個大家都理解的常見類比。電影導演是一個憑藉其經驗可以從事劇本創作、表演、剪輯和攝影的人。他/她可以被認為是負責電影所有創意階段的唯一負責人。
同樣,HCI 可以被視為電影導演,其工作部分是創意性的,部分是技術性的。HCI 設計師對所有設計領域都有相當的理解。下圖描述了這個類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