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心理學:意義與重要性
異常行為通常被視為需要害怕的東西,人們傾向於將“異常行為”視為危險或不常見的事情,而在心理學領域,異常一詞用於定義一個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面臨的問題。
什麼是異常心理學?
異常心理學闡明瞭精神病理學,或對與異常行為或精神障礙相關的病因、症狀和管理的研究。面臨心理健康挑戰的人在社會中也受到不同的對待,這會產生羞恥感、尷尬感和痛苦。精神疾病是一種負面影響個體思維、感受、行為、人際關係和整體功能的心理健康狀況。
要理解異常和心理障礙的概念,重要的是要了解是什麼使行為變得異常以及什麼是心理障礙。
正常行為與異常行為的區別
正常和異常行為的定義可能因文化而異。正常行為是指符合社會行為準則的行為,即社群中人們期望和接受的行為。當任何行為遵循社會建立的所有規範、價值觀和期望時,就被認為是正常的。
而異常行為則指根據社會規範被認為不可接受的行為,這是違反社會規範的意外行為。異常行為沒有明確的定義。通常,與理想或正常行為的偏差被認為是異常的。醫療體系將異常定義為某些特定症狀的存在。然而,許多學者將異常行為定義為具有四個要素或“4D”,即偏差、痛苦、危險和功能障礙。
偏差用統計頻率術語定義,即不常見行為被認為是偏差,它是定義異常的要素之一。導致個人或他人痛苦的行為、想法和感受,影響社會、人際關係、情感和身體健康,被認為是異常的另一個要素,即痛苦。當一個人的行為干擾其日常生活功能、其進行日常活動、建立親密關係、維持工作等能力時,就可以理解功能障礙。最後,任何可能傷害自身或他人的行為都被認為是危險的,因此是異常的重要要素。
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指影響情緒、行為和認知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在社會中被認為是不常見的。心理障礙可能帶來壓力,並在日常活動中造成困難。異常心理學旨在描述、解釋、預測和改變與心理障礙相關的行為。由於它是一個動態的結構,因此必須考慮理解特定障礙的多個因素。一些因素可能是生物學、心理學、社會、文化或一種或多種因素的組合。因此,生物-心理-社會模型被賦予了重要性。
生物-心理-社會模型
世界上許多心理障礙很普遍。其中一些障礙包括 -
關於異常行為和心理障礙的汙名
由於害怕在家庭或社會中不被接受,這種障礙常常得不到診斷。與心理障礙相關的汙名使得研究、理解和治療它們變得困難。
我們的社會對異常行為和心理障礙存在許多誤解。很久以前,患有心理障礙的人被認為參與了“巫術”或受到“惡魔附身”的影響。由於這些信念,他們受到殘酷的對待,而不是得到適當的治療。直到18世紀,患有心理障礙的人唯一可用的治療方法是將他們送入精神病院。人們缺乏認識極大地加劇了心理健康的汙名化。人們在與患有心理健康狀況或尋求幫助的人相處時表現出不同的態度,這使得許多患者不願尋求治療。在許多情況下,缺乏認識也導致心理健康狀況得不到診斷。他們缺乏關於自己狀況的資訊,並認為自己的痛苦是正常的。直到今天,心理障礙仍被認為是無法治癒的,經歷這些挑戰的人被視為軟弱和脆弱的。作為一個社會,我們應該開始接受心理健康的理念,並幫助提高人們對這個禁忌話題的認識。經歷心理健康狀況的人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而不是被視為軟弱或瘋狂。
結論
異常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基本分支,它專注於研究所有那些行為與各自社會成員相比“異常”或“非典型”的人。然而,精確定義異常的概念並非易事,因為異常行為具有時空特徵並且極難預測。
參考文獻
- 克利夫蘭診所。焦慮症(網址 -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9536-anxiety-disorders)
- 波特蘭州立大學。什麼是異常心理學?(網址 - https://pdx.pressbooks.pub/psy204/chapter/module-1-what-is-abnormal-psychology/)
- Barlow,D. 異常心理學。
- Sue,D.,Sue,D.,Sue,D. 和 Sue,S. 理解異常的要點。
- Sue,D.,Sue,D.,Sue,D. 和 Sue,S. 理解異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