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術:意義與影響


技術進步無處不在,覆蓋了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可穿戴技術。可穿戴技術的出現讓生活變得非常輕鬆。它不僅給佩戴者帶來舒適性和美觀的外觀,還注重他們的健康狀況。此外,這些物品也是身份的象徵。

可穿戴技術是什麼意思?

可穿戴技術是非常先進的電子裝置,通常佩戴在手腕上。但是,還有其他一些智慧可穿戴技術佩戴在耳朵、眼睛等部位。


這些智慧裝置配有微控制器,有助於控制人體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它能檢測、分析和傳輸與身體訊號相關的資訊,佩戴者可以根據這些資訊採取針對自己健康狀況的適當措施。另一方面,佩戴在耳朵或眼睛中的智慧裝置主要用於提高佩戴者的聽力和視力能力。不過,也有專門用於娛樂目的的佩戴在耳朵和眼中的智慧裝置。

可穿戴技術,也稱為智慧穿戴裝置、街頭服飾技術、皮膚電子產品、技術服裝或時尚電子產品,具有多種用處,因此在消費電子產品中非常流行。一些常見的產品包括智慧手錶、智慧戒指、耳機等。雖然市場上有幾十款智慧手錶的例子,但最流行的是 Apple Watch,最流行的智慧戒指是 McLear Ring。

歷史背景

其發展可以透過以下歷史事件來了解

  • 在 16 世紀,德國發明家彼得·亨萊(Peter Henlein)第一次發明了一種佩戴在脖子上的小手錶。

  • 在 17 世紀,第一款腕錶被設計出來,但在那個時期,它主要被女性作為手鐲佩戴。

  • 在 19 世紀期間,有可穿戴助聽器的發明。然而,第一款現代形狀的手錶於 1904 年發明,它歸功於航空家阿爾貝託·桑托斯·杜蒙。

  • 2000 年之後,專門用於安全目的的間諜和秘密任務,於是有了可穿戴攝像機的發明。

  • 2008 年,伊利亞·弗裡德曼將隱蔽的藍牙麥克風嵌入了一對耳環中。

  • 2013 年,McLear/NFC Ring 釋出了全球首款消費者智慧戒指。

  • 2013 年,三星推出了三星 Galaxy Gear。

  • 第一塊行動式智慧手錶於 2015 年上市。

可穿戴技術的用途

以下是可穿戴技術的主要用途

  • 它有助於收集與健康相關的資料,例如消耗的卡路里、心率、走動步數、鍛鍊時間、血壓、身體壓力、癲癇發作。

  • 它有助於測量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 它有助於衡量運動表現。

  • 它用於遊戲和娛樂目的。

  • 它被軍人用於教育和訓練目的。


除了這些商業用途之外,可穿戴技術還用於導航系統、醫療保健和先進紡織品中。由於便於使用和使用者友好,它變得非常受歡迎。人們更願意選擇智慧手錶,而不是佩戴普通手錶,因為它具有多用途。

結論

透過觀察當前的趨勢,我們可以假設我們的未來將是可穿戴技術。這種可穿戴技術的優點是 - 無需清洗我們的衣服,無需更換我們的衣服,無需持續花錢購買不同的時尚服飾,無需定期去醫院進行體檢,因為這種可穿戴技術將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它會集體保護我們免受任何型別的犯罪威脅。

參考

  • 安東尼奧·奧蒂耶羅。可穿戴技術:如何以及為什麼發揮作用(網址 - https://www.toptal.com)

  • 梅蘇特·希切克。可穿戴技術及其未來應用(網址 - http://www.iraj.in)

更新時間: 13-Oct-2022

225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