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理論的弱點


瑞士精神病學家卡爾·榮格(1875-1961)是心理學史上一個知名人物,他以追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腳步而聞名。他對分析心理學學派的貢獻,特別是原型、內向、外向和集體無意識等概念,具有里程碑意義。然而,榮格的許多理論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對立。

榮格概念的弱點

榮格作品最初受到的批評之一是,它在目的和從其理論中可以得出的推論方面都不夠科學。早在1913年榮格背離弗洛伊德的圈子之前,這種信念就已經變得清晰起來。由於他關於夢的象徵意義的理論,榮格被大多數精神病學界排斥在外。

其他精神病學家可能對榮格的觀點持批評態度,因為在20世紀初,像心理學這樣的社會科學處於不穩定的地位。直到最近,心理學和社會學才被承認是有效的學術學科;在此之前,榮格的符號理論似乎質疑心理學作為“科學”學科的合法性。榮格的心理學被認為“不科學”,原因如下:

  • 榮格的一些概念,包括原型和共時性,無法用科學方法來證實。
  • 榮格認為情感和直覺與認知過程同等重要,這損害了科學探究所需的合理客觀性。
  • 榮格對神秘傳統(如3世紀的諾斯替主義和中世紀鍊金術)以及現代亞洲文化(道教和藏傳佛教)的興趣,等同於對神秘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推崇。
  • 由於榮格在治療精神分裂症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他與精神病的經驗,他成為了一個不可靠的“普通”現實的嚮導。

原型批評

原型批評植根於這樣一種觀念,即社會和心理神話影響著文學作品的形式和功能。原型概念沒有具體的依據,並在反覆出現的影像、符號或模式中被擬人化或具體化,而這些影像、符號或模式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這些影像、符號或模式可能包括諸如探索或天堂上升之類的主題,諸如騙子和英雄之類的可識別的角色型別,諸如蘋果或蛇之類的符號,或諸如釘十字架之類的影像,所有這些都在心理學領域與主觀意義相關聯。

人類擁有“集體無意識”或某種普遍心理的觀念,這種心理在夢境和神話中表現出來,幷包含我們所有人繼承的想法和影像,引發了原型批評。由於忽略了文字間的成分,並將文字視為處於真空狀態,原型批評家認為新批評過於原子論。由於我們習慣於遇到黑帽子、春日場景、邪惡的繼母和其他比喻,因此我們可以對故事模式和象徵性聯絡產生假設和期望,即使不是本能地。透過原型影像和故事模式,鼓勵讀者儀式性地參與他們那一代的基本信念、恐懼和焦慮。這些原型特徵有助於文字的理解,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類的需求和恐懼。

結論

卡爾·榮格是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後的一位知名精神病學家。外向和內向人格、原型和集體無意識的概念是由榮格提出的,並由他不斷完善。他的研究不僅影響了精神病學,而且還為宗教、文學和相關學科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儘管取得了所有這些成就,但他的一些獨立想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並且儘管他的概念具有開創性,但有時卻超出了理解範圍,因此缺乏科學依據。

更新日期: 2022年10月13日

6K+ 瀏覽量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