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線形圖



介紹

線形圖主要用於顯示隨時間變化的一系列資料點,這些資料點透過座標平面上的線段連線而成。因此,線形圖有助於找到兩個資料集之間的關係,其中一個數據集始終依賴於另一個數據集。

繪製線形圖時,自變數資料位於 x 軸上,因變數資料位於 y 軸上。線形圖用於跟蹤短期和長期內的變化或某些自變數。

讓我們定義線形圖的各個部分。

序號 部分及描述
1

標題

圖表的標題告訴我們圖表的內容。

2

標籤

底部水平標籤和側面垂直標籤告訴我們顯示的是哪種資料。

3

刻度

底部水平刻度和側面垂直刻度告訴我們多少或多少。

4

圖表上的點或圓點表示 (x,y) 座標或有序對。

5

連線點的線段給出點之間估計的值。

線形圖的用途

線形圖很有用,因為它們清楚地顯示了資料變數和趨勢,並幫助我們預測尚未包含的資料結果。它們還可以用於顯示針對一個自變數的多個因變數。在比較資料集時,只有當 x 軸和 y 軸遵循相同的刻度時,線形圖才有用。

解讀線形圖

我們透過研究和分析線形圖中的資料來解讀線形圖。解讀線形圖資料是

  • 理解給定資料
  • 回答有關資料的問題
  • 預測趨勢
  • 根據另一個變數的值找到一個變數的值,等等。

示例 1

為了監測她的土豆植株的健康狀況,菲奧娜女士記錄了每年在她花園裡生長的土豆數量。在上圖中,哪一年菲奧娜女士花園裡生長的土豆數量最多?

Interpreting a line graph Example1

解答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1 年生長的土豆數量最多。

示例 2

下圖顯示了 12 個月內的降雨量。找出降雨量第二少的月份。

Interpreting a line graph Example2

解答

從圖中可以看出,降雨量第二少的月份是 8 月。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