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系統分析與設計教程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首頁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概述
- 系統分析和系統設計的區別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通訊協議
- 系統設計中的水平和垂直擴充套件
- 系統設計中的容量估算
- Web伺服器和代理在系統設計中的作用
- 叢集和負載均衡
-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需求確定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系統實施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系統規劃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結構化分析
- 系統設計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設計策略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軟體部署
- 使用Docker的軟體部署示例
- 功能性需求與非功能性需求
- 資料流圖(DFD)
- 資料流圖 - 它是什麼?
- 資料流圖 - 型別和組成部分
- 資料流圖 - 開發
- 資料流圖 - 平衡
- 資料流圖 - 分解
- 系統設計中的資料庫
- 系統設計 - 資料庫
- 低層設計(LLD)
- 系統設計 - 身份驗證與授權
- 系統實施
- 輸入/輸出和表單設計
- 測試和質量保證
- 實施與維護
- 系統安全與審計
- 面向物件方法
測試和質量保證
軟體系統需要在每個開發階段檢查其預期行為和進展方向,以避免工作重複、時間和成本超支,並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系統。軟體系統需要在每個開發階段檢查其預期行為和進展方向,以避免工作重複、時間和成本超支,並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系統。
系統測試和質量保證有助於檢查系統。它包括:
- 產品級質量(測試)
- 流程級質量。
讓我們簡要地瞭解一下:
測試
測試是一個過程或活動,根據指定的使用者需求檢查軟體的功能和正確性,以提高系統的質量和可靠性。它是系統開發中一種昂貴、耗時且關鍵的方法,需要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適當的規劃。
成功的測試是能夠發現錯誤的測試。它執行程式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錯誤,即使程式失敗。它是一個評估系統的過程,目的是建立一個強大的系統,主要關注系統或軟體的薄弱環節。
系統測試的特點
系統測試從模組級別開始,並逐步進行到整個軟體系統的整合。在測試系統時,不同的測試技術會在不同的時間使用。對於小型專案,它由開發人員進行;對於大型專案,則由獨立的測試組進行。
系統測試的階段
測試涉及以下階段:
測試策略
這是一個宣告,提供有關用於測試系統的各種級別、方法、工具和技術的資訊。它應該滿足組織的所有需求。
測試計劃
它提供了一個測試系統的計劃,並驗證被測試系統是否滿足所有設計和功能規範。測試計劃提供以下資訊:
- 每個測試階段的目標
- 用於測試的方法和工具
- 每個測試活動所需的責任和時間
- 工具、設施和測試庫的可用性
- 計劃和執行測試所需的程式和標準
- 導致測試過程成功完成的因素
測試用例設計
為要測試的系統的每個模組確定多個測試用例。
每個測試用例都將指定如何測試特定需求或設計決策的實現以及測試成功的標準。
測試用例以及測試計劃作為系統規範文件的一部分或單獨的文件(稱為**測試規範**或**測試描述**)進行記錄。
測試程式
它包含執行每個測試用例時應遵循的步驟。這些程式在單獨的文件(稱為測試程式規範)中指定。該文件還指定任何特殊要求和報告測試結果的格式。
測試結果文件
測試結果檔案包含關於執行的測試用例總數、錯誤數量和錯誤性質的簡要資訊。然後根據測試規範中的標準評估這些結果,以確定測試的總體結果。
測試型別
測試可以有多種型別,根據要發現的錯誤型別進行不同的測試:
單元測試
也稱為程式測試,它是一種測試型別,分析人員獨立測試或關注每個程式或模組。其目的是至少執行模組的每個語句一次。
在單元測試中,無法保證程式的準確性,並且難以詳細測試各種輸入組合。
與其他測試技術相比,它可以識別程式中的最大錯誤。
整合測試
在整合測試中,分析人員測試多個模組一起工作的情況。它用於查詢系統與其原始目標、當前規範和系統文件之間的差異。
在這裡,分析人員試圖查詢模組設計時資料長度、型別和資料元素名稱規範不同的區域。
它驗證檔案大小是否足夠以及索引是否已正確構建。
功能測試
功能測試確定系統是否根據其規範和相關的標準文件正確執行。功能測試通常從系統的實現開始,這對於系統的成功至關重要。
功能測試分為兩類:
**正向功能測試** - 它涉及使用有效輸入測試系統,以驗證產生的輸出是否正確。
**反向功能測試** - 它涉及使用無效輸入和不需要的操作條件測試軟體。
系統測試規則
為了成功執行系統測試,您需要遵循以下規則:
測試應基於使用者的需求。
在編寫測試指令碼之前,應徹底瞭解業務邏輯。
應儘快完成測試計劃。
測試應由第三方進行。
它應該在靜態軟體上執行。
應針對有效和無效的輸入條件進行測試。
應審查和檢查測試以降低成本。
應在軟體上進行靜態和動態測試。
應記錄測試用例和測試結果。
質量保證
這是對系統或軟體產品及其文件的審查,以確保系統滿足需求和規範。
QA 的目的是透過根據規範不斷交付產品來增強客戶的信心。
軟體質量保證 (SQA) 是一種技術,包括軟體專業人員應用的程式和工具,以確保軟體滿足其預期用途和效能的指定標準。
SQA 的主要目標是向管理層提供軟體專案及其開發產品的適當且準確的可視性。
它在整個系統開發生命週期中審查和稽核軟體產品及其活動。
質量保證的目標
進行質量保證的目標如下:
監控軟體開發過程和最終開發的軟體。
確保軟體專案是否正在實施管理部門設定的標準和程式。
向團隊和個人通報 SQA 活動及其結果。
確保軟體中未解決的問題得到上級管理層的處理。
識別產品、流程或標準中的缺陷並加以修復。
質量保證級別
為了認證軟體產品,需要執行幾個級別的 QA 和測試。
級別 1 - 程式碼走查
在此級別,檢查離線軟體是否存在任何違反官方編碼規則的情況。通常,重點放在文件檢查和程式碼內註釋的級別上。
級別 2 - 編譯和連結
在此級別,檢查軟體是否可以編譯和連結所有官方平臺和作業系統。
級別 3 - 常規執行
在此級別,檢查軟體是否可以在各種條件下正常執行,例如特定數量的事件以及小型和大型事件大小等。
級別 4 - 效能測試
在此最終級別,檢查軟體的效能是否滿足先前指定的效能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