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系統分析與設計教程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主頁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概述
- 系統分析和系統設計之間的差異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通訊協議
- 系統設計中的水平和垂直擴充套件
- 系統設計中的容量估計
- Web 伺服器和代理在系統設計中的角色
- 叢集和負載均衡
-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需求確定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系統實施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系統計劃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結構化分析
- 系統設計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設計策略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軟體部署
- 使用 Docker 的軟體部署示例
- 功能性非功能性需求
- 資料流圖 (DFD)
- 資料流圖 - 什麼是資料流圖?
- 資料流圖 - 型別和元件
- 資料流圖 - 開發
- 資料流圖 - 平衡
- 資料流圖 - 分解
- 系統設計中的資料庫
- 系統設計 - 資料庫
- 低階設計 (LLD)
- 系統設計 - 身份驗證與授權
- 系統實施
- 輸入/輸出與表單設計
- 測試和質量保證
- 實施與維護
- 系統安全和審計
- 面向物件方法
系統分析與設計概述
系統開發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包括規劃、分析、設計、部署和維護等階段。在本教程中,我們將主要關注以下內容 -
- 系統分析
- 系統設計
系統分析
這是一個收集和解釋事實、識別問題以及將系統分解為元件的過程。
系統分析是為了研究系統及其部分,以確定其目標。這是一項問題解決技術,可以改進系統,並確保所有系統元件高效協作以實現其目標。
分析指定系統應該做什麼。
系統設計
這是一個規劃新業務系統或透過定義其元件或模組來替換現有系統以滿足特定要求的過程。在規劃之前,你需要徹底瞭解舊系統,並確定如何才能最好地使用計算機來有效執行。
系統設計專注於如何實現系統目標。
系統分析和設計 (SAD) 主要關注以下方面 -
- 系統
- 流程
- 技術
什麼是系統?
System 一詞源自希臘語 Systema,意指任何元件集合之間有組織的關係,以實現某些共同目標。
系統是“根據計劃將相互依賴的元件有序組織在一起,以實現特定目標”。
系統約束
系統必須具有三個基本約束 -
系統必須具有一些結構和行為,旨在實現預定義的目標。
系統元件之間必須存在互連性和相互依賴性。
組織目標的優先順序高於其子系統的目標。
例如,交通管理系統、工資系統、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人力資源資訊系統。
系統的屬性
一個系統具有以下屬性:
組織
組織表示結構和順序。它是部件的安排,有助於實現預定的目標。
互動
它由各個元件相互操作的方式來定義。
例如,在一個組織中,採購部門必須與生產部門互動,工資與人事部門互動。
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指系統的元件如何互相依賴。為了正常執行,元件會根據指定的計劃進行協調和連線。一個子系統的輸出是由其他子系統作為輸入所需的。
整合
整合關係到系統元件如何相互連線。這意味著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協同在系統中工作,但每個部分執行著唯一的功能。
中心目標
系統的目標必須是核心目標。它可能真實或已宣告。一個組織宣告一個目標,但實際操作實現另一個目標,這並不少見。
使用者必須在分析的早期瞭解計算機應用程式的主要目標,以便成功地設計和轉換。
系統的要素
下圖顯示了系統要素:

輸出和輸入
系統的首要目的是產生其使用者有用的輸出。
輸入是進入系統處理的資訊。
輸出是處理的結果。
處理器
處理器是系統中負責將輸入實際轉化為輸出的要素。
它是系統的操作元件。根據輸出規範,處理器可完全或部分修改輸入。
隨著輸出規範的變化,處理也會發生變化。在某些情況下,輸入也會被修改以使處理器能夠處理轉化。
控制
控制要素指導系統。
它是決策子系統,控制輸入、處理和輸出的活動模式。
計算機系統的行為由作業系統和軟體控制。為了保持系統平衡,根據輸出規範確定需要什麼以及需要多少輸入。
反饋
反饋提供動態系統中的控制。
積極反饋本質上是例行的,它促進系統的效能。
消極反饋本質上屬於資訊反饋,它為控制器提供採取行動的資訊。
環境
環境是組織運營其中的“超級系統”。
它是作用於系統上的外部要素的來源。
它決定了系統如何執行。例如,組織環境的供應商和競爭對手可能會施加限制因素,從而影響業務的實際績效。
邊界和介面
系統應該由其邊界來定義。當與另一個系統介面時,邊界是識別其元件、流程和相互關係的界限。
每個系統都有界限,該界限決定了其影響力和控制範圍。
在確定給定系統與其成功設計的其他系統之間的介面性質時,瞭解其邊界至關重要。
系統型別
系統可分為以下型別:
物理或抽象系統
物理系統是有形的實體。我們可以觸控和感覺它們。
物理系統本質上可能是靜態或動態的。例如,辦公桌和椅子是計算機中心中靜態的物理部分。已程式設計的計算機是一個動態系統,其中程式、資料和應用程式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而改變。
抽象系統是非物理實體或概念,它們可能是真實系統的公式、表示或模型。
開放或閉環系統
開放系統必須與其環境互動。它從系統外部接收輸入,並將輸出傳送到系統外部。例如,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的資訊系統。
閉環系統不與其環境互動。它與環境影響隔絕。在現實中,完全閉環系統很少見。
自適應性和非自適應系統
自適應系統以提高其效能和生存的方式響應環境的變化。例如,人類、動物。
非自適應系統不會對環境做出反應的系統。例如,機器。
永久或臨時系統
永久系統持續很長時間。例如,商業政策。
臨時系統是在規定時間內建立的,之後它們被拆除。例如,為一個節目設定了一個 DJ 系統,並在節目結束後拆除它。
自然和人工系統
自然系統是由大自然創造的。例如,太陽系、季節系統。
人工系統是人造系統。例如,火箭、大壩、火車。
確定性或機率系統
確定性系統以可預測的方式執行,並且系統元件之間的互動作用已知。例如,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水。
機率系統顯示出不確定的行為。確切的輸出是未知的。例如,天氣預報、郵件遞送。
社會、人機、機器系統
社會系統由人組成。例如,社交俱樂部、社團。
在人機系統中,人類和機器都參與以執行特定任務。例如,計算機程式設計。
機器系統是指忽略人為干擾的地方。所有任務均由機器執行。例如,一個自主機器人。
人造資訊系統
它是一組相互連線的資訊資源,用於在直接管理控制 (DMC) 下管理特定組織的資料。
該系統包括硬體、軟體、通訊、資料和應用程式,用於根據組織的需要生成資訊。
人造資訊系統分為三種。
正式資訊系統:它是基於備忘錄、指令等形式的資訊流,從管理層到下層管理。
非正式資訊系統:這是一個基於員工的系統,它解決日常工作相關的問題。
基於計算機的系統:此係統直接依賴於計算機來管理業務應用程式。例如,自動圖書館系統、鐵路預訂系統、銀行系統等。
系統模型
示意圖
示意圖是一個二維圖表,顯示系統元素及其聯絡。
不同的箭頭用於顯示資訊流、物料流和資訊反饋。
流程系統模型
流程系統模型顯示了將系統結合在一起的材料、能量和資訊的順序流。
例如,計劃評估和評審技術 (PERT) 用於以模型形式抽象真實世界系統。
靜態系統模型
它們表示一對關係,例如活動時間 或成本數量。
例如,甘特圖給出了活動時間關係的靜態圖片。
動態系統模型
商務組織是動態系統。動態模型近似分析師處理的組織或應用程式型別。
它顯示了系統不斷變化的狀態。它包括 −
輸入系統的內容
進行轉換的處理器
處理所需的程式
處理產生的輸出。
資訊類別
有三個與管理層級和決策者做出的決策相關的資訊類別。

戰略資訊
最高管理層需要此資訊來制定未來幾年的長期規劃政策。例如,收入趨勢、財務投資和人力資源以及人口增長。
藉助決策支援系統 (DSS) 獲得此類資訊。
管理資訊
中層管理需要此類資訊進行短期和中期規劃,通常為幾個月。例如,銷售分析、現金流量預測和年度財務報表。
藉助管理資訊系統 (MIS) 獲得此類資訊。
運營資訊
低層管理需要此類資訊進行日常和短期規劃,以執行日常運營活動。例如,保留員工出勤記錄、逾期採購訂單和當前可用庫存。
藉助資料處理系統 (DPS) 獲得此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