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理論的擴充套件


對於每個人來說,人際關係都很重要,他們的行為受社會如何影響人們、他們的行為和舉止的影響。我們認為有些行為是由生物驅動所驅使的,但並非所有行為都是如此,有些行為是由社會和其他人需要所驅使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和壓抑的記憶導致了行為和舉止,並且行為也受性慾和攻擊性的引導。隨著時間的推移,焦點從性轉移到了其他驅動力。新弗洛伊德主義者是那些相信弗洛伊德理論並將其擴充套件,但同時又淡化了性在人類行為中重要性的心理學家。新弗洛伊德主義者比生物因素更重視社會和文化因素。他們認為,人際關係會影響行為,塑造人格並對其進行調節。他們接受了弗洛伊德關於童年創傷會影響成年人行為的假設,但不同意本我是一種內在的和生物的力;相反,他們認為它也受社會影響。他們拒絕了本我和自我總是衝突的想法,而是認為如果一個人是健康的,那麼本我、自我和超我就會和諧地共存和運作。主要的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包括埃裡克·埃裡克森、卡倫·霍妮、卡爾·榮格和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卡爾·榮格

榮格對弗洛伊德的理論印象深刻,並被弗洛伊德選為他的學術繼承人,但在一段時間後,榮格和弗洛伊德的理論之間出現了分歧。榮格後來創立了另一個學派,即分析心理學。他以與弗洛伊德相同的方式解釋人格結構,但有不同的理論。他將人格分為三類:意識自我、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

  • 意識自我 - 它是人格的意識部分,包括態度、意見、感知、現實感和自我。它與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有些類似,它賦予個體自我意識、身份和連續性。
  • 個人潛意識 - 它類似於弗洛伊德提出的前意識概念,榮格在此基礎上添加了更多特徵。它包含已被推入潛意識中的事件和情緒,因為它們可能失去了價值或可能沒有相同的感情強度。它還可以包含已被推入潛意識中的事件或想法,因為它們可能引發焦慮。它具有回顧性和前瞻性。
  • 集體潛意識 - 集體潛意識比個人潛意識更深層,榮格提出它對所有人類都是一樣的。集體潛意識源於過去的種族經驗、災難和每個人都經歷過的重大事件。榮格將原始意象稱為“原型”,他將其定義為行動的潛能、以特定方式對某些外部事件做出反應的傾向以及以特定方向塑造經驗的潛能。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學習醫學,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後來轉向了心理動力學方法。他理論化每個人都有克服自卑情結的動機。自卑是指由於任何身體殘疾或源於心理缺陷的殘疾而產生的自卑感。他發展了個人心理學的領域。

他提出了攻擊驅動的理論,指出行為受兩種力量驅動:性慾和攻擊性。它們可能直接表現出來,如暴力和殘酷,但也可能向內表現出來,如順從、受虐狂和謙卑。他還提出了男性抗議的理論,並假設兒童感到無力和軟弱,並意識到他需要表現出支配力和權力來獲得權力。他將男子氣概與強大聯絡起來,將女性氣質與軟弱聯絡起來。

卡倫·霍妮

卡倫·霍妮認為弗洛伊德忽略了社會和個人關係的背景,這就是為什麼他過於專注於性慾和攻擊性。她還摒棄了“陰莖嫉妒”的概念,並提出了相反的理論。霍妮認為,在積極和溫暖的環境中,每個人都可以茁壯成長,但如果孩子面臨冷漠和敵對的環境,則會導致他變得冷漠和敵對。她指出,當孩子從父母那裡感受到冷漠的態度時,父母會引發“基本邪惡”,這會導致孩子相信世界是一個冷漠的地方,無法茁壯成長。這會導致孩子產生“基本敵意”,進而導致“基本焦慮”。由於這種焦慮,孩子將其感受投射到世界,為了糾正這一點,孩子需要溫暖和愛,但當他沒有得到這些時,他的感受再次被壓抑,從而陷入惡性迴圈。

她還提供了應對焦慮的策略。她假設焦慮是由於“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孩子認為真實的自我是不值得愛和不被愛的,這會導致焦慮。為了應對這種不安的感覺,孩子形成了“理想自我”的概念,它是真實自我的對立面,值得被愛。


埃裡克·埃裡克森

埃裡克·埃裡克森是一位精神分析學家,同意弗洛伊德關於人格結構的理論。然而,埃裡克森比本我和超我更強調自我。他認為,自我可以在本我和超我之間保持和諧,並有目的地適應。他根據年齡給出了自我的心理社會發展,這被廣泛接受。


下表解釋了各個階段及其特徵 -

階段 衝突 解釋
嬰兒期 信任對不信任 如果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例如對溫暖和愛的需求
幼兒期 自主對羞愧 獨立感
遊戲期 主動對內疚 採取主動性和未完成任務的內疚感
學齡期 勤奮對自卑 自信心的發展或自卑情結
青春期 認同對角色混亂 個人和社會身份的發展
青年期 親密對孤獨 建立人際關係
成年期 生育對停滯 為社會做出貢獻
老年期 自我完整對絕望 賦予生命意義
結論

新弗洛伊德主義者擴充套件了弗洛伊德的理論,但將重點從性慾和攻擊性轉移到關係、社會和其他個人因素如何影響人格發展。每個新弗洛伊德主義者都解釋了人格是如何發展的,這既被接受也受到批評。他們因過於哲學化而受到批評。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被高度接受,因為它給出了自我發展的時間限制,直到死亡,並且沒有停留在成年期。卡倫·霍妮的子宮嫉妒是對女權主義心理學的重要貢獻。卡爾·榮格被認為是弗洛伊德的學術繼承人,但他創立了另一個學派,即分析心理學。然而,新弗洛伊德主義者是理解心理動力學深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新於: 2022年10月13日

313 次瀏覽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