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簡介
在恰裡恰拉事件之後,甘地撤回了非合作運動,因為 सत्याग्रही 需要接受非暴力運動的訓練。一些領導人反對突然撤回群眾運動,莫提拉爾·尼赫魯和C·R·達斯就是其中之一。1923年1月1日,由C·R·達斯擔任主席、莫提拉爾·尼赫魯擔任秘書的自治黨成立。
該黨的主要動機是透過選舉進入省級議會來推動改革。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允許印度人在省級議會中獲得更多席位。但像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和蘇巴斯·錢德拉·鮑斯這樣的年輕領導人投票支援爭取完全獨立的群眾抗議,即“ पूर्ण स्वराज ”。
大蕭條從1929年到1939年襲擊了世界經濟。英國為了應對經濟蕭條,對倫敦的商品進口實施了限制。這些限制迅速將蕭條蔓延到全球。由於印度處於英國統治之下,因此經濟蕭條也反映在印度。蕭條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進出口下降。
西蒙委員會 (1928)

農村印度受到蕭條的打擊最大,因為他們依賴農產品的出口。在約翰·西蒙爵士的領導下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以研究這種情況並對現有的憲政制度進行改革。但問題是委員會中沒有一個印度人。印度領導人團結起來抗議該委員會。
西蒙委員會於1928年2月3日抵達孟買(現孟買)。該委員會在其訪問的各個地方都受到了“西蒙滾回去”標語的歡迎。印度國民大會和全印穆斯林聯盟支援的抗議活動使其成為一場群眾運動。透過引用抗議活動的規模,歐文勳爵於1929年10月向印度人提供了自治領地位,並提議舉行圓桌會議,討論在現行憲政制度下未來的改革。
溫和派和自由派領導人感興趣的是在現有的英屬印度行政體系內建立一個憲政體系。但像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和蘇巴斯·錢德拉·鮑斯這樣的領導人則支援“ पूर्ण स्वराज ”或完全獨立。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在1929年拉合爾會議上成為印度國民大會的主席,並宣佈“ पूर्ण स्वराज ”是國會的最終目標。從1930年1月26日開始,印度國民大會開始每年將1月26日定為獨立日。
“ पूर्ण स्वराज ”的想法僅限於社會的一部分,並沒有到達很多人。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到運動中來,甘地找到了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那就是英國人對食鹽生產的壟斷和價格上漲。
鹽 सत्याग्रह (1930)

1930年1月31日,甘地寫信給歐文勳爵,列出了11項考慮所有社會階層需求的要求。這11項要求中最重要的是鹽稅。歐文拒絕了這些要求。因此,甘地於1930年3月12日與來自薩巴馬蒂阿什拉姆的78名信任的志願者一起開始了“鹽 सत्याग्रह ”。甘地和他的 सत्याग्रही 前往古吉拉特邦的一個沿海小鎮丹迪。他們每天行進10英里,24天內走了240英里的路程,於1930年4月6日抵達丹迪。群眾對該運動的支援阻止了英國軍隊在前往丹迪海岸的路上阻止他們的行進,並從海水中提取鹽。丹迪遊行被認為是即將到來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開幕遊行。
英國工廠壟斷了食鹽生產。鹽 सत्याग्रह 將印度獨立運動的重心從僅僅抗議轉移到違反法律。印度各地在當地領導人的帶領下也出現了類似的鹽 सत्याग्रह 。抗議者還抵制外國商品和外國酒類,作為抗議和幫助印度經濟擺脫經濟蕭條的一種方式。
英國軍隊逮捕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汗·阿卜杜勒·加法爾·汗和甘地等主要領導人。抗議者對他們的逮捕表示抗議,並襲擊了英國的機構和工廠。英國軍隊逮捕了大約10萬名抗議者,英國軍隊的侵略引起了全世界新聞記者的關注。
甘地-歐文協議於1931年3月5日簽署,歐文勳爵同意釋放所有被捕的抗議者。甘地停止了運動,並參加了第二次圓桌會議。甘地和歐文未能達成協議,導致第二次圓桌會議失敗。甘地在1932年重新開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並持續到1934年。
運動的參與者
來自古吉拉特邦和北方邦的農民是受經濟蕭條影響最嚴重的群體之一。農民嚴重依賴商品出口,而商品出口大幅減少。儘管如此,英國政府仍然要求繳納相同的稅款,這對農民來說是難以承受的。來自這些地區的富裕農民的支援是該運動的主要優勢。甘地-歐文協議和在不減稅的情況下停止運動,使這些農民在甘地在1932年重新開始運動時不願加入。
印度商人在一戰期間獲得了鉅額利潤,併成為有影響力的人物。英國政府實施的貿易限制嚴重打擊了他們的生意,這有助於贏得他們對該運動的支援。印度工商聯合會 (FICCI) 由普魯什奧塔姆達斯·塔庫爾達斯和G·D·比爾拉於1927年成立。
由於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滿足了家庭的需求,因此見證了婦女的大規模參與。數千名婦女參加了丹迪遊行,這在當時是罕見的。
常見問題
問題 1. 自治黨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C·R·達斯和莫提拉爾·尼赫魯於1923年創立了自治黨。同年,該黨在中央立法議會145個席位中贏得了45個,但該黨很快便瓦解了。議會外的群眾自由鬥爭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一些自治黨領導人希望與政府合作並擔任職位,這導致黨內出現分裂,並在C·R·達斯於1925年去世後瓦解。
問題 2. 沿著丹迪遊行的思路定義韋達拉尼亞姆遊行?
答案。由C·拉賈戈帕拉查裡及其來自印度國民大會的150名志願者組織的“韋達拉尼亞姆遊行”於1930年4月13日開始。它從特里奇諾波利(現稱蒂魯奇拉帕利)出發,抵達丹焦爾地區的沿海城市韋達拉尼亞姆。遊行隊伍透過生產食鹽違反了鹽法,類似於丹迪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