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民航政策
政府剛剛宣佈了國家民航政策。該政策的目標是透過降低成本和提高便利性,使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航空旅行;建立一個能夠促進民航業大幅增長的綜合生態系統,以支援就業、旅遊業和區域均衡發展;透過基礎設施建設和財政支援改善區域連通性;以及透過放松管制、簡化流程和電子政務來簡化經商流程。
什麼是國家民航政策?
2016年國家民航政策要求發展一個能夠實現經濟高效的貨運和安全、可持續、便捷的航空旅行的環境。
根據公眾、各利益相關者和專家的意見,2016年國家民航政策最終確定。
2016年6月15日,國家民航政策(2016年國家民航政策)獲得聯邦內閣批准。
2016年國家民航政策涵蓋了區域連通性、安全、航空運輸運營、國際運營的5/20規定、雙邊運輸權利、財政援助、維修、修理和大修、航空貨運和航空“印度製造”等多個主題。
2017年4月27日,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將UDAN計劃作為國家民航政策(NCAP)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推出。
國家民航政策目標
這項政策的一些目標包括:
建立一個能夠促進民航業快速發展的凝聚力生態系統,這將促進旅遊業,促進就業,並促進區域更均衡的發展。
利用技術和有效的監測,確保航空業的安全、保障和長期可持續性。
增加對區域連通性的基礎設施投資和財政支援。
放松管制,簡化流程,實施電子政務,使經商更容易。
統一促進航空業的整個供應鏈,包括技能發展、通用航空、MRO、貨運和通用航空。
國家民航政策主要特點
其中包括:
區域連線計劃 - 航空公司連線兩個小型城市的一個小時航班,收費不再超過2500盧比。政府將提供資金來彌補航空公司在某些未服務的航線上造成的損失。
為了改善區域連線,建議對所有大城市航線的國內和國際航班徵收2%的附加費。在未來三年內,將對50個廉價機場(也稱為低成本機場)進行翻新。使用這些機場的航空公司將獲得降落費、停車費和其他費用的折扣。
私人保安組織 - 將推廣由前軍人和準軍事部隊人員組成的私人保安機構,負責機場的非核心安保工作。
程式碼共享安排 − 印度航空公司現在可以與外國航空公司簽訂合同,前往印度境內的任何目的地,實現互惠。
開放天空政策 − 印度將對距德里超過5000公里遠的國家實行互惠的開放天空政策。這意味著來自歐洲或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國家的航空公司在航班數量和座位方面將不受限制地進入印度機場,從而增加這些國家之間的出行頻率。
直升機發展 − 將鼓勵直升機發展,以連線偏遠和不適宜居住的地區。民航總局將公佈具體的直升機規定。
與民航相關的機構
印度有四個主要機構與民航有關:
民航總局 − 負責執行民航法律法規以及航空安全和適航標準。它還監管往返印度以及在印度境內的航空運輸服務。
民航安全域性(BCAS) - BCAS的主要職責包括制定印度國內和國際機場民航安全的規章和預防措施。
印度航空公司 - 印度政府運營的印度航空有限公司擁有的航空公司,擁有空客和波音飛機,飛往84個國內和國際目的地。
印度機場管理局 - 它致力於根據國際標準,加快全國機場運營、航站樓和貨運設施的綜合發展、現代化和擴建。
結論
儘管國家民航政策努力解決困擾印度航空業的許多結構性問題,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令利益相關者感到失望。國家財政資源的緊張以及可能導致價格上漲是可行性差距資金(VGF)制度的兩個最重要的影響。此外,該政策忽略了一些本來可以促進政策總體目標實現的問題。
此外,該政策沒有解決印度航空公司蒙受的損失。儘管存在這些錯失的機會,但政府透過國家民航政策採取重大變革的計劃似乎是一個好兆頭,並將僅有助於印度繼續保持其非凡的增長速度。
常見問題
Q1. 誰或哪個機構負責監督民航?
A1. 民航總局(DGCA)是民航業的監管機構,主要關注安全相關事宜。
Q2. 航空業的外商直接投資政策是什麼?
A2. 政府已批准在定期航空運輸、區域航空運輸和國內定期客運航空公司中透過自動渠道進行100%的外商直接投資。不過,超過49%的外商直接投資需要政府批准。
Q3. 印度民航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A3. 到2022年銷售3000萬張國內機票,到2027年銷售5000萬張,到2027年銷售2000萬張國際機票,以創造一個讓大眾都能方便乘坐飛機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