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人格障礙
許多人感到非常害羞和猶豫與他人交談,並避免任何社交活動或新的交往,因為他們對被拒絕或批評非常敏感,甚至感到尷尬。每個人都存在於社交焦慮的某個範圍內,並在他們的同伴群體中經歷社交尷尬或害怕被拒絕。這些經歷是正常的,而且隨著個體逐漸適應周圍環境,他們會慢慢開始感到輕鬆。這些個體特徵通常只存在很短的一段時間。然而,當個人感到被社互動動所束縛和恐嚇,並避免任何社互動動的機會,同時伴隨持續的擔憂和害怕被拒絕、無能和感覺比別人低劣,以至於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受到影響,那麼這些人可能被診斷患有被稱為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格障礙。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含義是什麼?
迴避型人格障礙這個術語用來描述極度無能感、與社會抑制相關的行為模式、對拒絕和負面批評的敏感性。迴避型人格障礙會導致並影響個體,影響其與他人互動和維持關係的能力。害羞並避免社交場合的人可能具有內向的人格特質。個體的人格是使他們與眾不同的特徵。十種人格障礙分為三類——A、B和C類。C類人格障礙會導致人們害怕某些事情,並經常使他們避免面對這些焦慮。這種習慣會導致人際互動和內部互動中的衝突。
它包括:
迴避型人格障礙。
依賴型人格障礙。
強迫型人格障礙。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定義,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嚴重害羞、無能感和對批評極其敏感的模式”。患有這種障礙的人經常避免與任何他們擔心不會喜歡或接受他們的人建立關係。
患有AVPD時的社會影響
迴避型人格障礙與顯著的痛苦、損害和殘疾感有關。這是一種複雜且慢性疾病,發病年齡較早,終身影響。迴避型人格障礙最初被認為與社交焦慮症有關,此後大量研究發現,在這種情況下,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個體並沒有額外滿足社交焦慮症的診斷標準。迴避型人格障礙會在個體中產生對拒絕的恐懼,使他們難以與他人建立聯絡。他們猶豫建立關係,可能害怕分享個人資訊或關於他們感受的資訊。因此,這使得他們難以維持親密關係或密切的朋友圈。對被拒絕的持續擔憂源於在人際關係中反覆經歷的反對和失望,其中個人已經將後果內化,導致自尊心進一步降低。這種低自尊可以被描述為一種惡性自我認同(MSR)。MSR會放大內疚感、人際關係不足感和對完美主義的需求。
AVPD中涉及的併發因素
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可能會患有抑鬱症、焦慮症、飲食失調和藥物濫用。因此,由於併發症和負面後果,早期發現AVPD並進行攻擊性管理至關重要。
病因和危險因素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人們認為遺傳構成、父母和環境因素以及社會和心理因素在AVPD的發展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童年時期的批評性情感虐待、缺乏照顧者的愛撫以及同伴的拒絕都是AVPD發展的危險因素。
如何診斷迴避型人格障礙?
根據DSM 5,被診斷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至少符合以下4項標準:
- 除非他們被喜歡,否則不願參與與他人的社互動動。
- 由於害怕被批評、反對或拒絕,而避免涉及人際交往的活動。
- 在新的社交場合中由於無能感而感到抑制。
- 在社交場合中過度擔心被批評或尷尬。
- 認為自己在社交場合中笨拙、令人討厭或不如別人。
- 避免並猶豫承擔風險或從事新的活動。
- 害怕被羞辱或嘲笑導致在建立親密關係方面有所剋制。
常見症狀包括感覺被所有人討厭、討好他人、自卑、持續害怕被拒絕和社會羞辱、抗拒社交場合、在社交場合中極其害羞、難以建立關係或友誼、持續害怕尷尬和被拒絕、需要社會認可、需要被喜歡等。
病因和流行病學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患病率為1.5%到2.5%,女性略微更容易患上AVPD。許多因素都會導致AVPD,例如遺傳傾向、幼兒期、環境、個體依戀風格以及嬰兒期的氣質。研究表明,個體的依戀和氣質之間的關係會加劇和強化AVPD的發展。
管理策略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治療有助於控制導致個人和職業生活中嚴重痛苦的症狀。
應對策略包括自我保健、吃營養豐富的食物、進行足夠的體育活動、睡個好覺、發展社交技能、尋找愛好、避免飲酒和吸毒,以及練習正念、冥想和瑜伽。
心理治療或談話療法是第一線的治療方法。心理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將消極和令人不安的認知思維和行為模式轉變為可控和健康的流程。
- 模式療法是一種綜合方法,建立在認知行為療法和其他治療技術的基礎之上。“有限的再養育”是這種療法的關鍵特徵,它有助於在客戶表達其童年需求時發展和內化健康的聲音。
- 情緒焦點療法旨在提高個體對其情緒的認識,調節情緒,並幫助識別不健康情緒的根源,並對這些情緒採取正確的行動。
通常會開藥來幫助緩解症狀。抗抑鬱藥和抗焦慮藥有助於降低對被拒絕的敏感性,並有助於改善和減少焦慮症狀和對被拒絕的恐懼。
結論
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往往會將自己與社交場合隔離開來,因為他們害怕被拒絕、尷尬或批評。持續害怕被拒絕和需要被喜歡會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並導致功能失調的關係。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已知有幾個因素,如基因、環境、人格特質等,是導致AVPD的原因。這種疾病的治療旨在改善個體的症狀,幫助他們發展與他人建立聯絡的能力,併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這將進一步影響整體福祉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