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承諾以及有效和無效承諾的規則?


根據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2 條 (b) 款的規定,承諾被定義為“當向其提出要約的人表示同意時,該要約就被認為是被接受了。因此,被接受的要約就變成了承諾”。

換句話說,如果接受要約的人無條件地接受了要約,則該行為被認為是承諾。被接受的要約就變成了承諾。

有效承諾的規則

有效承諾的規則如下:

  • 僅限於向其提出要約的人。
  • 已進行溝通。
  • 在某些情況下,承諾應在截止日期/期限之前發出。
  • 應為無條件的。
  • 應按照要約人指定的方式發出。
  • 在承諾之前,要約必須被撤回。
  • 先前已撤回(在承諾時,要約仍然有效)。
  • 必須是絕對的(部分承諾無效)。
  • 是不可撤銷的(承諾發出後不能撤回)。

無效承諾的規則

無效承諾的規則如下:

  • 未進行溝通(導致無效)。
  • 還盤(受要約人向初始要約引入了新的條款)。
  • 附條件承諾(以條件為前提)。
  • 交叉要約(兩個要約同時發出,條款相似)。
  • 對要約的不知情(單方面懸賞要約)。
  • 承諾的時間點。
  • 規定方法和未規定方法。
  • 郵寄。
  • 郵寄承諾的例外情況(對承諾規則的例外)。
  • 可以進行撤回。

更新於: 2022年5月18日

1K+ 瀏覽量

啟動您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