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騙局的心理學


算命騙局是一種信任欺詐,其目的是利用人們的信任和對某些事情(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真的)的輕信。欺詐的目的是透過欺騙以及製造虛假的信心和保證來獲取金錢或物質物品。

算命者利用各種技巧來欺騙受害者,包括做出含糊不清的預測以及使用模稜兩可的語言來製造神秘和懸念。在面對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尋求解決方案的人可能會被勸說支付比他們預期的更高的諮詢費或服務費。

算命騙局是一種犯罪,騙子利用從超自然來源獲得的資訊(例如塔羅牌占卜、星座運勢、直覺和其他形式的超自然活動)來欺騙受害者,騙取他們的錢財或貴重物品。雖然被騙的風險始終存在,但瞭解這些騙局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它們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其害。

什麼是算命騙局的心理學?

瞭解那些聲稱擁有超自然或超心理學能力的人為了欺騙和利用他人而使用的程式和策略,是算命騙局心理學研究的核心。雖然必須強調並非所有算命者都是騙子,但顯然有些人確實從事欺騙行為以利用弱勢群體。算命騙局通常會利用情感弱點(例如孤獨或悲傷)以及信任。算命者有時會利用經歷艱難或動盪時期的人,提供希望和指導,引導他們做出並非符合自身最佳利益的決定。

導致算命騙局的心理變數

通過了解算命騙局的心理學,人們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其害。此外,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如果感覺特別脆弱,請與值得信賴的人交談。

冷讀

騙人的算命者經常使用冷讀來獲取有關一個人的資訊,而無需事先了解。它包括做出籠統的評論或提出誘導性問題,使算命者看起來擁有特殊的知識或洞察力。

冷讀的過程如下:

  • 觀察——在最初的互動中,算命者會仔細觀察個人的外表、肢體語言、舉止以及他們可能發出的任何訊號。他們尋找諸如穿著、珠寶、年齡和舉止等因素,這些因素可以揭示有關一個人成長經歷、性格特徵或生活狀況的資訊。

  • 籠統的評論——根據他們的觀察,算命者開始做出一些籠統的斷言或說法,這些說法可能適用於廣泛的人群。這些話語故意含糊不清,並且可以有多種解釋,使算命者能夠撒開大網,並提高找到與個人產生共鳴的任何內容的可能性。

  • 套取資訊——為了進一步完善他們的假設,算命者會採用一種稱為套取資訊的方法。他們會提出問題或做出陳述,以誘導對方透露更具體的細節,或者證實或否定他們的假設。算命者可以透過熟練的探問來收集重要資訊,而對方卻意識不到這一點。

  • 反饋和驗證——當算命者做出斷言並提出問題時,他們會仔細觀察個人的行為,注意口頭和非口頭線索。他們會注意到任何同意、驚訝、情緒反應或肢體語言細微變化的跡象。這些反應會為算命者提供反饋,指導他們完善估計或遵循特定的探究方向。

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也稱為福勒效應,描述了人們傾向於將關於自己的籠統和普遍的陳述視為非常準確和具有個人意義。這種心理學現象以 P.T. 巴納姆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偉大的表演家,以能夠做出看似非常具體和個性化的籠統評論而聞名。在算命騙局中,騙人的算命者經常利用這種現象。他們會做出一些可能適用於廣泛人群的籠統評論,但他們會將其表達得好像他們對個人的具體生活有特殊的瞭解一樣。

這些評論經常以含糊不清的語言表達,或以一種允許個人以符合自己信仰的方式對其進行解釋的方式呈現。巴納姆效應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人們天生渴望肯定和重要性。如果某句話似乎與他們自己的經歷或感受產生共鳴,他們就更有可能賦予其意義。

他們可能會用自己的解釋來填補空白,將這句話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件或情況聯絡起來。這個過程增強了他們對算命者能力的信心,使他們更容易受到進一步的剝削。

錯誤框架

社會學家將觀察者用來以特定方式對事件進行分類的抽象框架稱為“框架”。有幾種方法可以表達某些情況。例如,懷疑論者在看到所謂的靈媒時會預料到某種欺詐行為,但相信者可能會預料到真正的靈媒能力的展示。最近的研究似乎證實了這一觀點,表明觀察者對“算命”表演的感知和回憶會受到預期影響。Jones 和 Russell(1980)邀請“綿羊”——那些相信超自然現象的人——和“山羊”——那些不相信超自然現象的人——觀看一場預先安排的超感官知覺 (ESP) 表演。

該表演在一個情況下是有效的(即,似乎發生了 ESP),但在另一個情況下則無效。然後要求每位觀眾回憶該表演。目睹了拙劣表演的“綿羊”錯誤地記住了它,並且經常聲稱發生了 ESP。即使實驗似乎證實了 ESP 的存在,“山羊”通常能夠準確地記住表演。

此外,Wiseman 和 Morris(1995b)進行了兩項研究,以考察超自然信仰如何影響對魔術表演的觀察。在所有測試中,觀看者首先觀看一部包含虛構算命表演的電影。之後,他們必須回答一些記憶問題並評估電影的“超自然”內容。在告知觀看者該電影包含魔術技巧後,向他們展示了第二輪迴憶問題。

回憶問題中包含了對技巧方法論來說既“重要”又“不重要”的資訊。“山羊”記住的“重要”資訊比“綿羊”多得多,而“綿羊”則比“山羊”更認為這些表演是“超自然的”。最有趣的是,即使在被告知電影是欺騙性的之後,“山羊”記住的“重要”資訊也比“綿羊”多。

確認偏差

在算命騙局的背景下,確認偏差非常重要,因為它強化了人們對算命者能力的信念,使他們更容易受到未來的欺騙。當人們諮詢算命者時,他們通常會相信或期望算命者擁有超自然能力或洞察力。在占卜過程中,算命者可能會做出一些真話、假話和模稜兩可的話。但是,由於確認偏差,人們傾向於保留和強調算命者說出的真話或有用的資訊,而忽略或忘記不準確或無關緊要的評論。

這種選擇性記憶和資訊解釋強化了算命者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可能會根據其感知到的準確性,從同一個算命者那裡尋求更多的占卜,或者向其他人推薦他們。這種迴圈促進了確認偏差,使人們更容易接受虛假的算命者。

  • 記憶扭曲——人類的記憶是可塑的,容易受到操縱。欺騙性的算命者經常使用記憶操縱技巧,例如巧妙地提出或植入虛假的記憶,或者選擇性地強化與他們的說法相符的記憶。這可以營造準確的錯覺,使人們相信算命者的能力。

  • 情感脆弱性——人們在情感脆弱時會尋求算命者,例如在為失去親人而悲傷、有戀愛問題或經歷人生重大轉變時。欺騙性的算命者會利用這種弱點,提供情感支援、同情和安慰。他們可能會聲稱與已故的親人進行溝通,做出預測或提供指導,或者提供安慰。這種情感操縱會使人們更容易受到欺詐。

結論

為了避免成為欺詐的受害者,人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並瞭解欺騙性算命者所使用的策略。如果人們記住算命騙局的心理學,他們就會更有見識,並且能夠保護自己免受欺騙。

更新於:2023年11月2日

47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