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習理論與媒體


我們都會關注我們在電影和電視中觀察到的內容並從中學習,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媒體中的角色以某種方式行事,並因這些行為而獲得某些結果。我們熱衷於識別這些後果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並據此塑造我們的行為。

什麼是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是一種心理學理論,它認為人們透過觀察和模仿他人來學習新的行為、態度和價值觀。該理論已被應用於研究媒體及其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阿爾伯特·班杜拉關於模型觀察和由此產生的行為影響的研究為社會學習理論鋪平了道路。透過他對兒童的研究,他發展了他的觀察學習理論。他指出,一個人的行為是透過觀察一個模型以及他們為此行為所面臨的後果而形成的。例如,一個人在看到一個小偷因其罪行被抓捕併入獄後,可能會學會不要偷竊。該理論有助於研究某些型別的媒體的深遠影響。

社會學習理論與媒體有什麼關係?

根據社會學習理論,媒體可以對個人的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產生強大的影響。媒體,包括電視、電影、音樂和社交媒體,通常將某些行為、態度和價值觀描繪成比實際情況更普遍或更可接受。這可能導致個人模仿或採納這些行為、態度和價值觀,即使它們不代表人類經驗的多樣性。總的來說,媒體對其受眾可以產生兩種社會學效應。它可以使某些型別的行為正常化,並且它可以使某些型別的行為汙名化。

某些型別行為的正常化

電視、電影、音樂和社交媒體在使某些行為正常化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媒體通常將某些行為描繪成比實際情況更普遍或更可接受,這可能導致個人認為這些行為比實際情況更常見或更正常。媒體中某些型別行為正常化的一個例子是暴力的描繪。媒體經常以一種美化或聳人聽聞的方式描繪暴力,這可能使其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可接受或更正常。這可能導致個人認為暴力在解決衝突方面更可接受或更有效,並可能增加攻擊性或暴力行為。

媒體中某些行為正常化的另一個例子是物質使用的描繪。媒體經常將吸毒和酗酒描繪成比實際情況更普遍或更可接受,這可能導致個人認為物質使用更常見或更正常。這可能增加物質使用和濫用的風險,因為如果個人認為這些行為在社會中更普遍或更正常,他們更有可能參與這些行為。這些趨勢也存在積極的一面。媒體可以強化社會群體和活動,這些群體和活動曾被誤解和汙名化。

例如,媒體可以幫助使 LGBTQ+ 人群正常化。這促進了對某些社會問題的開放性和接受度,因為媒體可能將它們描繪成正常的,並且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最近,關於積極心理健康的對話在媒體中找到了一個家,這使得關於心理障礙和個人福祉的對話正常化。媒體能夠以多種方式描繪積極的心理健康。一些例子包括 -

  • 展示優先考慮自我照顧並參與促進心理健康的活動的,例如鍛鍊、冥想或與親人共度時光的角色,

  • 以積極的方式描繪心理健康治療,例如透過角色尋求治療或藥物並因此獲得積極的結果,

  • 準確而敏感地描繪心理健康狀況,而不是將其汙名化或歪曲。

  • 強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在整體福祉中的作用。

某些型別行為的汙名化

當特定群體或觀念被社會負面標記或歧視時,就會發生汙名化,它可能對被汙名化的人或群體造成嚴重後果。媒體汙名化某些事物的一種方式是透過描繪負面刻板印象。媒體經常以負面或刻板的方式描繪某些群體或個人,從而導致對這些群體或個人的負面態度和行為。例如,媒體可能會將某些種族或族裔群體描繪成罪犯或懶惰的人,從而導致對這些群體的負面態度和行為。

媒體汙名化某些事物的另一種方式是透過描繪負面主題或觀念。媒體可能會將某些行為或態度描繪成不受歡迎或不正常的,從而導致對這些行為或態度的負面態度和行為。例如,媒體可能會將某些心理健康狀況描繪成危險或不受歡迎的,從而導致對患有這些疾病的個人的負面態度和行為。認識到媒體可能使某些行為和品質汙名化的可能性並注意自己消費的媒體至關重要。

透過考慮到媒體可能會將某些型別的關係、生活方式或體型描繪成理想的或可取的,即使它們不代表人類經驗的多樣性,這也可能給個人帶來順應某些標準或期望的壓力,這可能導致誤解或與他人的衝突。

結論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媒體可能塑造個人的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的潛力,並注意自己消費的媒體。透過考慮社會學習理論及其對媒體的影響,個人可以對他們消費的媒體做出更明智和更謹慎的選擇。

更新於: 2023年5月2日

3K+ 瀏覽量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