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留置權:定義和含義


2017年《海事法院(管轄權和海事索賠解決)法案》是印度的法律法規,它管轄海事法,這是處理海事犯罪和糾紛的一個法律分支。該法案除其他外,還定義了海事留置權,這是海事法中的一個關鍵概念。海事留置權是一種用於擔保特定型別索賠的權利。它附加在財產上並跟隨財產,該財產通常是一艘船。

它從產生它的情況那一刻起就具有雛形,附加在船上,隨船航行,並轉移到任何有價值且不知情的任何人手中,即使是善意購買者,但海事法院拍賣的買家除外,後者已透過法律途徑完善。海事法案(2017年)**第9條(1)款**僅承認有限類別海事留置權。

海事留置權的含義

一般而言,海事留置權源於海事交易和海事事故。它通常源於海員的工資留置權;另一方面,由海事事故(例如碰撞或貨物損壞)引起的侵權留置權;以及救助留置權。海事留置權是針對海事財產(或財產)的優先索賠,用於提供服務或因其造成的損害。船舶、貨物、船用服裝、傢俱、索具或運費都是海事財產的例子。

雖然留置權未被特別提及或登記;然而,它賦予了針對船舶的權利,這些權利能夠承受船舶的出售,並且優先於已登記的抵押。即使是船舶的承租人或管理人產生了留置權,它仍然可能產生針對船舶的權利。船舶是與擁有它的人不同的獨立法律實體這一理念是海事留置權存在的根本。留置權是由船舶本身根據合同承擔的義務產生的,而不是由船主或經營者根據合同承擔的個人義務產生的擔保權益。

印度是1993年《海事留置權和抵押公約》的簽署國。根據該公約,《海事法案》第9條將以下索賠列為針對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管理人或經營人的海事留置權:

  • 船長、船員和其他船員與其在船上工作有關的工資和其他應付金額的索賠,包括他們的返程費用以及必須為他們支付的任何社會保障稅

  • 因在陸地或海上發生並直接與船舶執行相關的生命損失或傷害而提出的索賠

  • 對船舶救助獎勵的索賠

  • 引航費和港口、運河及其他水道費用的索賠

  • 除船上所載貨物、集裝箱和乘客物品的損失或損壞外,因船舶執行造成的物質損失或損害而產生的索賠

它是一種所有權留置權,這意味著該權益與財產有關。“財產”可以指各種事物,包括船舶及其所有附件和裝置、貨物、運費,甚至銷售收入。有兩種型別的權利:物權(針對財產的權利)和所有權(對財產的權利)。

根據海事留置權原則,船舶而非船主將對任何由其造成的損失、損害或傷害負責,並且必須予以彌補。即使由於善意購買而導致所有權發生變化,海事留置權的附加也將從訴訟原因出現時開始。

在民法中,有一條普遍規則,即“先到先得”,這意味著最早取得留置權的留置權人的權利優於後來留置權人的權利;而在海事法中,情況有所不同,即最近取得留置權的留置權人的權利優先,所有海事留置權都優於所有非海事留置權。這是海事留置權(僅存在於海事法中)與在一般民法中存在的留置權之間的兩個關鍵區別。

結論

海事留置權是執行海事索賠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對於海事企業而言。2017年《海事法案》將海事留置權的概念引入印度海事法。該法案將海事留置權定義為因一組特定索賠而針對船舶提出的優先索賠。

海事留置權是一種物權,它使索賠人優先於其他索賠人,並附加於船舶本身。海事留置權是執行海事索賠的有力工具,因為它作為索賠人索賠的擔保。

常見問題

Q1. 什麼是海事留置權?

A1. 海事留置權是某些人為向船舶提供貨物或服務而對船舶或船隻提出的優先索賠。它自然產生於法律。如果發生違約或無力償還,索賠人有權從船舶出售所得款項中獲得付款,這是船舶中這種特殊型別的擔保權益。

Q2. 印度海事留置權的法律框架是什麼?

A2. 在印度,海事留置權受2017年《海事法院(管轄權和海事索賠解決)法案》管轄。

Q3. 海事留置權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A3. 海事留置權的優先順序由產生留置權的日期決定。先到先得,這意味著先產生的留置權優先於後產生的留置權。但是,根據法律規定,某些留置權(例如工資和救助索賠)可能優先於其他留置權。

Q4. 如何執行海事留置權?

A4. 可以對船舶提起物權訴訟以執行海事留置權。物權訴訟是針對財產本身提起的訴訟,而不是針對所有人提起的訴訟。這意味著可以扣押和出售船舶以追回索賠。

更新於:2023年5月10日

857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