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曲棍球 - 概述



長曲棍球是一項競技運動,兩支隊伍使用類似棍棒的裝備(稱為球杆)將一個橡膠小球擊入對方球門。球杆是一種末端帶有網狀結構的棍子,用於攜帶或接住球。

主要目標是將球放入球杆,並躲避對方球員和守門員,將球投進球門。

Crosse

長曲棍球簡史

長曲棍球發明於公元1100年,並在17世紀的加拿大被命名為造物主的遊戲。當時,每支隊伍在一個長約500米到3公里的大型球場上,大約有100到1000名隊員。

考慮到球員的數量和他們的熱情,每場比賽持續大約兩天到三天,從日出到日落!他們使用直徑約3英寸的輕木球,球杆是長約5英尺的堅固木棍,末端有一個環,用於接住和傳遞球。

長曲棍球被視為一項具有深刻精神內涵的運動,因為它體現了球員的戰鬥精神。因此,這項運動在他們的部落社群中扮演了多年的獨特角色。

參與者在運動中扮演戰士的角色,獲勝意味著他們為自己的社群帶來了榮耀和榮譽。他們為他們的造物主而戰,因此得名造物主的遊戲。

長曲棍球的普及

當法國耶穌會傳教士讓·德·佈雷博夫在1637年看到易洛魁族人在後來被文明化並命名為紐約的地方玩這項運動時,這項運動傳播到了其他國家。他將其命名為La crosse,因此長曲棍球的名字由此而來。

第一個長曲棍球俱樂部,蒙特利爾長曲棍球俱樂部,由加拿大牙醫威廉·喬治·比爾斯於1855年創立。他於1867年對這項運動進行了規範,縮短了比賽時間,並將每支隊伍的隊員人數固定為12人。

同年,在現代長曲棍球建立後,第一場比賽在蒙特利爾長曲棍球俱樂部和多倫多板球俱樂部之間進行,比爾斯的球隊以1-3的比分輸給了後者。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