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權利的例外:理解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介紹
在印度憲法生效時,印度的識字率低於20%。簡而言之,印度一片混亂。這是一個飽受國內外衝突困擾的國家,人們仍未從壓迫性的殖民統治和血腥的印巴分治中走出來。
大多數發達國家將民主的印度視為一項冒險的實驗。在這一切之中,我們的憲法起草者決定將一些具有內在性質的權利納入其中。
這些權利的加入是為了促進社會的平等,並使個人免受政府的支配。然而,即使是這些“不可剝奪的”權利也不是無條件的。它們受到憲法本身規定的許多限制。
基本權利的例外
第十四條例外:平等權
第十四條討論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的平等保護權。這項具體權利是序言中提到的平等的一個例子。
第十四條存在憲法和其他例外。儘管平等被認為是民主的支柱之一,並且第十四條明確規定了對所有人的平等待遇,但仍然允許區別對待平等者和不平等者。
換句話說,第十四條允許對人員、事物和交易進行合理的分類。
第十四條憲法例外
- 憲法第361條賦予印度總統和各邦州長豁免權。
- 可以公開發表議會兩院或州立法機關會議記錄的實質真實報告,而無需讓作者在任何法院面臨任何民事或刑事訴訟(第361-A條)。
- 議員在任何法院因其在立法機關或任何議會委員會中所說或投票的任何事項而免受法律訴訟(第105條)。
第21條例外:人身自由和生命保護
本條款保障個人的生命和自由,所有上述說法都名副其實。當活動家和法院希望擴大基本權利為人民提供的保護範圍時,他們會求助於這項權利。
正如隱私權、有尊嚴地生活權、謀生權等的納入所證明的那樣,新的權利已被納入第21條更全面的保護中。
然而,即使像第21條這樣重要的基本權利也不是沒有例外。例如,法院在Maneka Gandhi訴印度聯邦[5]一案中裁定,法律程式必須是正確、公正和公平的,而不是反覆無常、不合理或壓迫性的。
這一裁決明確表明,對第21條的任何例外都必須透過比以前認為必要的更嚴格的考驗。旨在撤銷某人生命權和自由權的程式也必須遵守自然正義原則。
第22條例外:在某些情況下免於逮捕和拘留的保護
本條是反對國家武斷行為的重要防線。無論國家是民主的還是非民主的,它總是害怕異見。儘管異見是民主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並不支援權力結構。
當權者總是試圖限制任何反對他們的行為或言論。那些掌權者總是能夠在警方的支援下,以可疑的理由監禁他們的批評者。透過第22條,憲法保護公民免受任意拘留和逮捕。
說到憲法第22條,並非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有印度這個民主國家將預防性拘留納入了其憲法。
第22條(3)詳細討論了第22條(1)和(2)的普遍規則。因此,在預防性拘留法案件以及在逮捕或拘留時某人是敵國僑民的情況下,(1)和(2)中提到的保護將不適用。
敵國僑民受到不同待遇並不是什麼新聞,但令人遺憾的是,預防性拘留等殖民統治時期的做法,這與文明國家對被捕者和被拘留者的待遇不同,在憲法上是有效的。
第31A條:保護管理產業和其他事物的法律
它防止五類法律因違反第14條和第19條而受到質疑和宣佈無效。
- 政府收購產業及相關權利。
- 國家對財產管理的控制。
- 企業合併。
- 公司董事或股東的權利被撤銷或更改。
- 取消或修改採礦租賃。
常見問題
問1:印度的基本權利是如何受到限制的?
答:印度憲法對基本權利的例外情況做出了規定,包括第31A條和第31C條。這些例外不受第14條和第19條規定的平等權和自由權的約束。具體來說,第31A條限制了第14條和第19條的適用性。
問2:在哪些情況下第14條不適用?
答:外國統治者、大使和外交官等個人不受民事和刑事法院的法律訴訟。
問3:我們如何描述對基本權利施加的限制?
答:雖然授予了基本權利,但它們並非沒有限制。這些限制是合理的,並且取決於國家安全、公共道德、體面以及與其他國家保持友好關係等因素。
問4:平等權如何受到限制?
答:平等權確保任何個人都不會因種族、宗教、種姓、性別、出生地、血統或居住地等因素而在公共就業或任命中受到歧視。但是,可以做出例外,為落後階級提供特殊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