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理論與人格
人格是一個重要的特質,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人們。它幫助人們瞭解一個人在特定情況或特定環境下可能如何反應和行為。人們有不同的性格,因為他們的經歷不同,他們對這些經歷的想法和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在一個情境中以一種方式行事,但在另一種情境中卻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因為他們有不同的性格。行為學人格方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行為和人格的定義。
什麼是行為學方法以及為什麼它很重要?
如果一個人想要更好地瞭解他人並與他們建立更牢固的關係,那麼理解行為學人格方法至關重要。行為是指一個人採取的行動以及一個人如何對事物做出反應。人格進一步表明一個人的思維過程、感受和行為方式以及他們的特質。人格無法以確定的方式定義,它始終在發展並且是主觀的。它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一個人所經歷的事情以及與之互動的人。另一方面,行為更容易指出和理解,因為它更加具體。例如,一個人可能會看到另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大喊大叫,並知道大喊大叫是他們的行為。然而,人格則難以把握,因為它是一個非常複雜和廣泛的術語。
歷史背景
行為學人格方法是一種理解人格的方式,它關注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表現出的特質、行為和模式。這種方法是在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當時心理學家開始研究行為和人格。
過去,心理學家曾使用各種方法來研究人格,包括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然而,如今,行為心理學仍然是理解人類行為最流行的方式之一。
行為心理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學習一個人如何以及為什麼以某種方式行事。這可以透過觀察和對動物和人類進行實驗來完成。然後,根據經驗或與他人的經驗,將觀察到的行為歸類為本能反應或習得行為。行為學方法背後的理論是,一個人的性格包括他們隨著時間推移學到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會影響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這意味著某些事情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例如,如果一個人害羞,他們可能會避免社交場合,因為這些場合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如果一個人知道是什麼讓一個人害羞或外向,他們就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幫助他們做出更好的生活選擇,無論是選擇不在晚上獨自外出還是在與他人交談時更加自信。
定義行為學人格方法
“行為學方法基於透過觀察來解釋行為的概念,以及相信一個人的環境是導致他們行為不同的原因” ,也稱為行為主義 (J.B.Watson 1924)。它是一種心理學方法,旨在透過檢查環境和條件來理解和預測人們的行為。它是一個理論,著眼於個人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關係。環境直接影響人類行為,並使人以某種方式行事。行為主義理論認為環境是塑造人格的主要因素。該理論側重於學習過程及其影響因素。它還檢查刺激、反應和強化之間的聯絡。有兩種型別的條件
- 經典條件反射
- 操作性條件反射
經典條件反射
在經典條件反射中,一個人將特定的刺激與反應聯絡起來,成為一種條件反射,這種反射可以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發生。例如,巴甫洛夫的實驗展示了條件反射是如何發生的。一箇中性刺激與無條件刺激配對一段時間後會產生條件反射,即鈴聲 (NS) 與食物 (US) 配對會使狗產生唾液 (UCR),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僅鈴聲 (NS) 就會使狗的嘴裡產生唾液 (CR)。
基於這一理論,1972 年,馬丁·塞利格曼指出,人類也以類似的方式學習,並透過條件反射發展出特定的特質和性格。例如,過去在食用特定食物後經歷過生病的人會對這些味道產生厭惡。當與重複的無條件刺激配對時,任何最初不表現出任何立即反應的刺激都開始表現出條件反射。
操作性條件反射
在操作性條件反射中,一個人的行為受到積極或消極後果的影響。該理論著眼於個人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關係。環境為個人及其對這些刺激的反應提供刺激。刺激包括任何可以看見、聽到、聞到、嚐到或感覺到的東西。一個人的性格可以透過強化和懲罰來塑造。斯金納認為強化是動機的重要因素。斯金納還認為,許多迷信信仰源於這種型別的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另一個例子是,當老師獎勵學生按時完成作業時,學生就會有動力按時完成作業。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是理解個人性格如何發展的重要因素。
結論
人格和個體差異的研究是心理學的一個核心部分。行為學人格方法基於這樣一個理念,即人們的行為是由他們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決定的。這種行為是可以習得的,並且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總之,行為學人格方法是心理學最重要的新發展之一。它有助於人們理解人們的行為。
參考文獻
Ncpsych。行為人格理論:塑造行為的概念。https://ncpsychoanalysis.org/behavioral-personality-theory/
Saul McLeod 博士,行為主義方法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behaviori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