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 斯金納的語言發展理論


語言是人類彼此交流的重要工具。語言發展是兒童認知發展的重要方面,是一個需要達成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始於幼兒時期。人類使用複雜而多樣的語言,這是將我們與其他生物區分開來的最佳技能之一。但是,我們是如何習得語言的呢?我們是否有其藍圖?如果有,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掌握非母語的語言呢?本文將討論最重要的語言發展理論之一。

語言發展理論

主要的語言發展理論包括:

  • 學習理論
  • 先天論語言發展理論
  • 關鍵期觀點
  • 社會實用主義觀點

關於語言發展過程的兩個主要爭論都基於這樣一個問題:語言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習得的。因此,主要的兩種語言發展理論是先天論觀點和行為主義觀點。

B.F. 斯金納提出了語言發展的學習理論。

誰是B.F. 斯金納?

B.F. 斯金納是一位行為主義者,以發展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概念而聞名。他受約翰·B·華生提出的行為主義思想的驅動,排斥內省和精神分析的觀念,相信任何行為都可以塑造或條件化,認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應該具有可測量性或可量化性。

什麼是斯金納的語言發展理論?

人類的語言發展始於很小的時候。某些語言里程碑有助於預測和繪製語言發展圖。最初,孩子使用非常簡單的語言形式,然後逐步發展到理解和產生複雜的語言。通常,孩子會記住他們一定聽過的簡單的單詞,併發出咿呀學語的聲音。隨著詞彙量的增長,他們會逐漸說出有意義的短語。

B.F. 斯金納認為,語言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孩子成長環境的影響。學習和行為形成的概念是兒童語言發展背後的主要原因。他認為,兒童透過操作性條件反射、經典性條件反射或觀察學習新的技能。這種觀點進一步強調了這些條件對兒童學習環境的影響。因此,這意味著得到獎勵的反應會被重複,而受到懲罰的反應在語言發展和反應形成方面會被抑制或遏制。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嬰兒觀察周圍的許多事物。他們觀察年長者說某種語言,並試圖模仿。此外,當成年人用擁抱或驚歎來認可這種嘗試時,孩子就會學會經常使用這個詞。這促進了學習語言的動力。此外,嬰兒也經常學習周圍人說的語言。

斯金納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斯金納的觀點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孩子們經常學會他們照顧者或周圍人說的語言。此外,當照顧者用某種語言對孩子說話時,孩子經常使用這種語言作為主要的思維語言。

大多數語言發展發生在0-5歲之間。這是一個孩子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大腦發育迅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吸收大量資訊,特別是與語言相關的內容。孩子會犯很多錯誤,使用不正確的語法。語言是一項複雜的技能,因此孩子需要指導才能發展它。孩子最初會說“無意義”的詞,通常不會受到父母的獎勵或懲罰。一旦孩子模仿了周圍環境中一些有意義的詞,父母或照顧者就會用讚揚或批評做出反應。

斯金納理論的相關問題和批評

斯金納的理論存在許多問題。雖然它簡單易行,但它將人類行為縮小到僅僅受外部刺激影響的範疇。他也受到了許多批評。該理論沒有充分解釋語法習得。語法並不簡單,不能僅僅透過獎勵或強化來習得。

此外,孩子們發現很難發音他們從父母那裡聽到的某些單詞。除此之外,斯金納也沒有充分解釋對語言習得的需求。他解釋了這個過程,但卻未能詳細說明語言的目的。這個過程由另一位理論家喬姆斯基更好地解釋。他認為人類天生就有習得語言的能力。由於人類需要更好的溝通才能生存,因此發展出了語言,因此,支援語言發展的高階結構在人類大腦中進化。總而言之,他的理論認為,人類擁有一種先天裝置,可以幫助他們習得語言。

結論

語言習得是許多心理學家的研究課題。許多人研究了人類如何習得語言以及語言如何在他們的生活中發展。一些人說,掌握語言的能力是天生的,並受基因影響。然而,其他人則認為語言習得是一個學習過程。這是先天與後天之爭的一部分。B.F. 斯金納偏向於這場辯論的後天一方。他認為,孩子成長的環境在語言發展中扮演著巨大的角色,並且習得語言的能力受經典條件反射或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影響。這場辯論仍在繼續,尚未得出結論。然而,語言習得能力似乎確實受到先天和後天因素的影響。可能存在一種遺傳藍圖決定了語言,使人類有別於其他生物。大腦中專門的語言結構也可以證明這個論點。然而,使用實際的聲音、單詞、語法或文法是孩子從環境中學到的東西。

更新於:2022年12月9日

17K+ 瀏覽量

開啟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