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徑 - 錦標賽
國際田聯
田徑的國際管理機構是國際田聯 (IAAF),成立於 1912 年。該組織最初被稱為國際業餘田聯,但在 20 世紀 70 年代後期改名,去掉了“業餘”一詞,轉而關注專業化。
國際田聯目前擁有 213 個成員國和地區,分為六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所有屬於田徑專案的運動專案在國際或洲際層面都沒有自己獨立的管理機構,而是都隸屬於田徑管理機構:
AAA − 亞洲田徑協會
CAA − 非洲田徑聯盟
CONSUDATLE − 南美洲田徑聯盟
NACACAA − 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田徑協會
EAA − 歐洲田徑協會
OAA − 大洋洲田徑協會
所有這些組織都負責各自國家/地區田徑專案的管理。大型賽事通常需要獲得各自國家/地區機構的許可。
賽事
田徑賽事分為三種類型:
國際錦標賽 − 在國際錦標賽中,代表各自國家或地區的運動員互相競爭。
全國錦標賽 − 全國錦標賽由國家管理機構認可,該機構決定該國各個專案的最佳運動員。
年度比賽和賽事 − 年度一日賽和賽事是基礎級別的比賽。它們通常是邀請賽,由體育組織、體育推廣機構和其他機構組織。
奧運會
全球範圍內首次舉辦的田徑賽事是在 1896 年的夏季奧運會上。自 1896 年奧運會田徑專案創辦以來,田徑的四大專案一直都是奧運田徑專案的一部分。然而,越野賽已被取消。
奧運會的比賽是最負盛名的田徑賽事,因為它們是夏季奧運會上觀看人數最多的賽事。奧運會上總共舉辦 47 項田徑賽事,其中 24 項是男子專案,23 項是女子專案。
殘奧會
夏季殘奧會是為殘疾運動員舉辦的。自 1960 年殘奧會田徑專案創辦以來,田徑和公路賽專案一直都是殘奧會田徑專案的一部分。這項比賽是對殘疾人來說最負盛名的田徑賽事。
諸如輪椅競速之類的田徑專案,運動員們使用輕型競速輪椅參賽。視力障礙的參賽者會配備一名領跑員。在 2012 年倫敦夏季殘奧會上,領跑員首次在腳踏車比賽中獲得獎牌。
自 1952 年以來,就一直為殘疾運動員舉辦國際賽事。國際殘奧會負責田徑比賽,並自 1960 年以來一直舉辦殘疾人的殘奧會。
在精英級別的比賽中,參賽者會根據其殘疾程度進行分類,以便讓殘疾程度相似的運動員參加同一專案。例如,T12 類運動員是視力障礙運動員,因此所有視力障礙的參賽者都將被歸入 T12 類。
以下是殘疾人的分類順序:
- F − 田賽運動員
- T − 跑道運動員
- 11 至 13 − 視力障礙,他們會配備一名領跑員
- 20 − 智力障礙
- 31 至 38 − 腦癱
- 41 至 46 − 截肢和矮小症運動員
- 51 至 58 − 輪椅
在輪椅競速中,運動員們使用輕型競速輪椅參賽。大多數大型馬拉松比賽都設有輪椅組,精英運動員經常擊敗步行跑步者。
輪椅的速度可能並且已經給賽事組織者帶來了問題,因為他們無法像對跑步者那樣正確地錯開他們的起跑時間。在 2013 年倫敦馬拉松比賽中,Josh Cassidy 和 Tiki Gelana 的輪椅曾發生過碰撞。
世界錦標賽
主要的全球田徑錦標賽由國際田聯舉辦,稱為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它的專案設定與奧運會非常相似。公路跑、競走和田徑專案都在比賽中出現。
雖然越野跑不屬於世界錦標賽,但它有自己獨立的全球錦標賽,稱為國際田聯世界越野錦標賽。這些越野錦標賽自 1973 年以來每年舉行。
國際田聯錦標賽
專門針對田徑專案的賽事,國際田聯舉辦的錦標賽稱為國際田聯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國際田聯每年都會舉辦國際田聯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作為最重要的獨立公路跑賽事。
對於競走專案,沒有世界錦標賽,但國際田聯世界競走杯彌補了這一缺失。室外田徑是唯一一項沒有作為錦標賽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比賽的運動,但國際田聯為其建立了自己的賽事,稱為國際田聯洲際盃。
國際田聯洲際盃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室外田徑專案。還有其他世界錦標賽,例如國際田聯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和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分別面向 19 歲以下和 17 歲以下的運動員。
英聯邦運動會
在英聯邦運動會上,田徑是與其他大型賽事一樣備受關注的運動專案之一。自 1930 年首屆大英帝國運動會以來,它一直是英聯邦運動會專案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