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磁導——定義、公式、單位、係數和示例


在本文中,我們將學習磁路中的磁導,包括其定義、公式、測量單位和係數。

什麼是磁導?

磁通量透過磁性材料的容易程度的量度稱為磁導。它用符號 P 表示,由以下表達式給出:

$$\mathrm{磁導,P=\frac{1}{磁阻}\: \: \cdot \cdot \cdot \left ( 1 \right )}$$

因此,磁導也可以定義為磁阻的倒數。其中,磁阻是磁性材料或磁路對磁通路徑的阻礙程度的量度。

實驗觀察到,磁性材料的磁導與其透過的磁通量成正比,與其磁動勢 (MMF) 成反比。因此,我們有:

$$\mathrm{P=\frac{\phi }{NI}\: \: \cdot \cdot \cdot \left ( 2 \right )}$$

此表示式表明,如果磁路的磁導較低,則需要較大的磁動勢才能在其內部建立一定的磁通量。

磁路的磁導也可以用電路的物理引數表示為:

$$\mathrm{P=\frac{\mu A }{l}=\frac{\mu_{0}\mu_{r} A }{l}\: \: \cdot \cdot \cdot \left ( 3 \right )}$$

其中:

  • A 是電路的橫截面積;
  • l 是磁路的平均長度;
  • $\mathrm{\mu_{0}}$ 是自由空間的磁導率,等於 4π × 10-7 H/m;以及
  • $\mathrm{\mu_{r}}$ 是磁性材料的相對磁導率。

因此,從這個等式可以看出,磁路的磁導隨著橫截面積的增加而增加,隨著磁路長度的增加而減少。

磁導的單位是什麼?

由於磁導由磁路中的磁通量與建立此磁通量所需的磁動勢之比給出,即:

$$\mathrm{P=\frac{磁通量}{磁動勢}=\frac{韋伯}{安培匝}}$$

因此,磁導的測量單位為韋伯每安培匝 (Wb/AT)

此外:

$$\mathrm{1\: Wb/AT = 1\: 亨利 (H)}$$

什麼是磁導係數?

在 B-H 曲線的操作點上,磁通密度與磁場強度之比稱為磁導係數。它通常用符號 PC 表示。

$$\mathrm{磁導係數,P_{c} = \frac{B_{0}}{H_{0}}\: \: \:\cdot \cdot \cdot \left ( 4 \right )}$$

其中,B0 是磁通密度,H0 是 B-H 曲線工作點的磁場強度。

磁導係數是磁路設計中的重要引數之一,因為它用於確定磁路在 B-H 曲線上的工作點。


圖中顯示了典型的 B-H 曲線。此處,透過原點的直線 OA 與 B-H 曲線相交於點 A,該點稱為磁路的工作點。線 OA 稱為磁導線,磁導線 OA 的斜率(即 B0 / H0)稱為磁導係數

數值示例

一個磁路由一個橫截面積為 9 cm2 的鐵芯構成。磁路的平均長度為 20 cm,鐵芯材料的相對磁導率為 1000。求磁路的磁導。

解答

已知資料:

$$\mathrm{橫截面積,A = 9\, cm^2 = 9 \times 10^{-4}\, m}$$

$$\mathrm{電路平均長度,l = 20\, cm = 20 \times 10^{-2} m}$$

$$\mathrm{相對磁導率,\mu _{r} = 1000}$$

則磁路的磁導由下式給出:

$$\mathrm{P=\frac{\mu _{0}\mu _{r}A}{l}}$$

$$\mathrm{\Rightarrow P=\frac{(4\pi \times 10^{-7}) \times (1000) \times (9 \times 10^{-4})}{(20 \times 10^{-2})}=5.652 \times 10^{-6} \: Wb/AT}$$

更新於:2022年11月2日

2K+ 次瀏覽

啟動您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