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


介紹

大蕭條是震撼世界的最災難性的事件,它始於1929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在此次全球經濟衰退期間,失業率飆升至歷史新高,收入和產量大幅下降。世界各地蕭條的影響有所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受災最嚴重的是世界農業社群,因為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下跌超過了工業品的價格。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大蕭條期間積累的不同因素。

大蕭條期間積累的因素

  • 戰後經濟脆弱,這是由於農業價格下降造成的,因此,當價格和總體產量下降時,農民試圖擴大產量以維持總體收入。但這適得其反,導致價格進一步下跌。

  • 20世紀20年代,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資融資國,許多國家都從美國獲得融資貸款。

  • 1928年,美國海外貸款超過10億美元。一年後,它飆升至2.5億美元,依賴美國的國家陷入危機。

美國貸款的撤回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了世界其他地區

  • 由於美國支援的突然撤回,歐洲主要銀行倒閉,導致英鎊等貨幣崩潰。

  • 在拉丁美洲,農產品和原材料的減少造成了巨大打擊。

  • 美國將進口關稅提高了一倍以挽救其國內市場,世界貿易中的生產商也受到打擊。

美國是主要工業化國家之一,在經濟衰退中遭受了嚴重損失

  • 隨著價格下跌,美國開始收回貸款並削減國內貸款,因此,由於收成銷售不足,農民無法償還貸款,這破壞了家庭收入。

  • 失業率飆升,這迫使人們長途跋涉尋找工作,最終,美國銀行業本身也崩潰了,他們無法收回貸款並償還儲戶,導致數千家銀行倒閉。統計資料告訴我們,到1933年,4000家銀行倒閉,1929年至1932年間,有110,000家公司倒閉。

  • 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復甦始於1935年,但大蕭條對政治、社會和國際關係的更廣泛影響具有更廣泛的意義

大蕭條時期的印度

全球經濟大蕭條並非孤立事件,其影響波及全球,因為世界彼此緊密相連,這意味著它也對印度產生了影響,因為在19世紀,印度是最大的農產品製造商之一,也是其他製成品的主要進口國。這從1928年至1934年小麥價格下降超過50%的事實可以看出。

  • 農民的狀況最糟糕,因為即使商品價格下跌,英國政府也忽視了減免稅收的要求,這進一步使他們陷入債務。

  • 在整個次大陸,農村債務每天都在增加,他們不得不出售土地和珠寶來負擔食物等基本生活必需品。

  • 在大蕭條的幾年裡,印度成為貴金屬和珠寶,特別是黃金的主要出口國。

結論

儘管印度次大陸的農村地區遭受了苦難,但印度的城市地區情況有所好轉,價格下跌,固定收入者和獲得租金的人生活得更好。由於民族主義者的壓力,政府對工業進行了關稅保護和投資。因此,全球經濟大蕭條影響了包括印度在內的世界各國,對印度農業生產者產生了特別嚴重的打擊。

常見問題

問題1.什麼是大蕭條?

回答

大蕭條是20世紀30年代始於美國並在全球範圍內發生的經濟活動嚴重下降。儘管受蕭條影響的國家並非完全同步,但它主要發生在1929年至20世紀30年代。

問題2.大蕭條的影響是什麼?

回答

  • 個人收入、稅收收入、利潤和價格降至歷史低點,國際貿易下降超過50%。

  • 美國的失業率僅為25%或更多,而在其他國家則為33%。

  • 股市花了25年才從蕭條的後果中恢復過來。

  • 1933年,美國僅生產了570億美元,是1929年產量的一半。

問題3.大蕭條的後果是什麼?

回答

  • 美國約有1200萬人失業,英國約有250萬人失業。

  • 它帶來了被稱為“塵暴”的現象,指的是美國南部平原受乾旱影響的地區,導致作物歉收和農民死亡。

  • 約有30萬家公司倒閉。

  • 家庭平均收入下降了40%。

更新於: 2023年12月29日

44 次檢視

啟動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立即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