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 年印度兵變 - 錫兵叛亂
簡介
200 年來,印度一直處於英國統治之下。獨立戰爭並非一蹴而就,也並非一帆風順。許多起義取得了勝利,也有一些失敗了,最終才導致了印度的獨立。錫兵叛亂,也被稱為 1857 年起義,是一場大規模的暴動。
概述
1857 年 5 月 10 日,東印度公司 (EIC) 的駐紮在梅魯特的錫兵開始反抗公司的統治。在歷史上,這場叛亂被稱為各種不同的名稱——錫兵叛亂、1857 年起義、印度叛亂等。1857 年的起義是對 (EIC) 的第一次有組織的抵抗。它始於東印度公司的錫兵叛亂,但迅速獲得了公眾的支援。起義的發生是由於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英國強加的社會改革和高額土地稅,這些都加劇了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緒。許多印度人反抗英國,而另一些人則為英國而戰。叛軍對英國人員和平民,包括兒童和婦女,進行了暴力襲擊,而英國的報復則針對叛軍及其同情者,有時甚至波及整個村莊。
起義的原因
導致起義的直接原因是後膛裝填恩菲爾德步槍的出現,這種步槍的子彈據說塗有豬油和牛肉油。當穆斯林和印度教士兵發現,在發射前必須咬掉恩菲爾德步槍子彈的尖端時,一些人出於宗教原因拒絕使用這種彈藥。儘管,康寧勳爵試圖收回有問題的子彈,但為時已晚。許多地方都發生了暴亂。
1857 年 3 月,駐紮在巴拉克普爾的錫兵曼格爾·潘迪拒絕使用這種子彈,並與他的上級軍官發生衝突。4 月 8 日,他被處以絞刑,一個月後,梅魯特的 85 名士兵因拒絕使用新步槍而被判處 10 年監禁。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導致了這場起義。這些因素如下:
根據“吞併條例”,英國禁止沒有直系繼承人的印度教君主收養繼任者。當統治者去世或放棄領土時,該領土將被英國吞併。根據“吞併條例”,詹西、薩塔拉、納格浦爾、賈伊普爾、桑巴爾普爾和烏代浦爾都被吞併了。
納納·薩希布被拒絕撫卹金,理由是他只是佩什瓦巴吉拉奧二世的養子。
引入西方教學方法直接挑戰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正統觀念。
1850 年透過的一項法案改變了印度教繼承法,使皈依基督教的印度教徒可以繼承其家族的財產。因此,許多人認為政府計劃將印度人改宗基督教。
公司的沉重土地稅和嚴厲的稅收徵收方式激怒了農村地區的封建領主和農民。
英國製造的產品湧入印度,摧毀了印度的商業,特別是紡織業,因為印度的手工藝行業無法與英國廉價的機器製造產品競爭。
儘管印度錫兵佔印度英國士兵的 87% 以上,但他們被視為不如英國士兵,並且工資低於相同軍銜的歐洲錫兵。他們還被迫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服役,甚至在海外的英國領土上服役。
為什麼起義失敗了?
儘管起義範圍廣泛,但該國很大一部分地區並未受到影響,並且一直保持中立。杜阿卜地區在很大程度上倖免於起義。海德拉巴、邁索爾、特拉凡哥爾、克什米爾和南部各省等大型土邦以及拉賈斯坦邦的小共和國都沒有加入起義。
此外,叛亂分子缺乏強有力的指揮官、人力和資金。雖然納納·薩希布、坦蒂亞·託佩和拉克什米·拜女王領導了起義,但他們無法為整個運動提供有效的領導。
與英國人站在一起的印度人
在 1857 年的起義中,幾乎所有印度人,無論宗教、種姓、信仰或職業如何,都第一次起來反抗英國人,整個國家團結一心。但也有一些印度人抵制起義,因為他們認為英國透過融入英國文化和教育正在真正改善印度。他們認為廢除薩蒂和殺嬰等傳統,以及允許寡婦再婚的立法、引入西方教育體系以及鐵路和電報都在改善印度人的生活。
積極抵抗起義並幫助英國人將其鎮壓的人包括瓜廖爾的辛迪亞家族、海德拉巴的尼扎姆家族、富有的商人、貿易商以及孟加拉和阿瓦德的封建領主,以及受過英語教育的中產階級。
1857 年前後
東印度公司在英國王室的保護下統治印度約一個世紀,從 1757 年到 1857 年。然而,隨著 1857 年起義的爆發,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統治走向了終結。
1858 年 11 月 1 日,英國議會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義接管了印度的行政管理,並在英國領土上設立了印度辦公室來管理該國的行政和治理。
新政府做出了以下改變:
承認印度統治者的權利
廢除了“吞併條例”,並且
承認了收養合法繼承人的法律權利。
常見問題
問題 1. 1857 年印度叛亂始於何處?
答案。兵變正式開始於 1857 年 5 月 10 日,地點是梅魯特。
問題 2. 英國人為了保護改宗基督教的人的利益做了什麼?
答案。英國人在 1850 年制定了一項新法律,使人們更容易皈依基督教。這項法律允許皈依基督教的印度人繼承其祖先的財產。
問題 3. 錫兵對他們被要求使用的新的子彈有什麼擔憂?
答案。子彈被塗有牛油和豬油。這些物質的使用違反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信仰。因此,不同宗教的錫兵都提出了異議。
問題 4. 1857 年的叛亂如何改變了英國的政策?
答案。東印度公司的權力移交給了英國王室,所有國家的統治者都得到保證,他們的土地將永遠不會再被吞併,並且允許將他們的領土傳給他們的繼承人,包括養子,並且英國人決心尊重印度人民的傳統信仰和社會規範。
結論 雖然起義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但它確實在印度人中播下了民族主義的種子。它將印度社會的許多階層,儘管在有限的範圍內,團結起來,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資料結構
網路
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 (RDBMS)
作業系統
Java
iOS
HTML
CSS
Android
Python
C 語言程式設計
C++
C#
MongoDB
MySQL
Javascript
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