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受欺凌的心理和情感影響
欺凌會對一個人的發展造成毀滅性的心理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到成年。作為關心青少年福祉的人,瞭解欺凌/受害者問題的複雜本質以及它們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個人非常重要。

在學校環境中定義欺凌
欺凌長期以來一直是學校中的一個問題,大多數人熟悉欺凌的基本定義:具有攻擊性的行為,是故意的,並且涉及權力或力量的不平衡。然而,在審查青春期期間欺凌的背景時,需要一個更全面的定義來考慮其對發展的心理影響。
具體來看學校環境,欺凌是一種故意的行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重複發生,並且在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間存在權力失衡。它可以是言語上的、身體上的或心理上的,並且可以在面對面或透過數字媒體發生。此外,它可以透過引起恐懼、排斥、內疚或孤立感,對受害者造成重大傷害。
青少年中欺凌的普遍性和形式
作為一名青少年,你可能經歷過或目睹過不同形式的欺凌,無論是身體上的、言語上的還是社交上的。根據研究,欺凌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事實上,大約 20% 的高中生報告在過去一年中在學校範圍內受到過欺凌。但欺凌不僅僅發生在學校。它也可能透過網路欺凌線上發生,網路欺凌是一種涉及使用社交媒體和簡訊等技術的攻擊形式。這些平臺提供的匿名性和距離使得欺凌者更容易用傷害性的資訊和威脅來針對他們的受害者。
欺凌對受害者的影響:抑鬱、焦慮和自尊心低下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欺凌可能對其受害者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在青春期,此時自尊心和身份認同仍在發展。研究表明,欺凌受害者更容易患上抑鬱症、焦慮症和自尊心低下。作為欺凌的受害者,你可能會經歷悲傷、絕望和無價值感,這些感覺可能會干擾你的日常生活。
你可能還會對上學或與同伴交往感到焦慮,從而導致孤立和退縮。自尊心低下是受欺凌的常見副作用,因為來自他人的持續批評和貶低會讓你質疑自己的價值和成功的能力。
如果你正在經歷任何這些感覺或注意到你的行為發生了變化,尋求幫助很重要。與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交談或尋求諮詢可以幫助你處理這些情緒,並增強你抵禦未來欺凌事件的能力。請記住,你應該在你的環境中感到安全和受到支援,你不必獨自面對欺凌的影響。欺凌對受害者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一些方式包括 -
悲傷和絕望感加劇
對社交場合的焦慮
注意力不集中或睡眠困難
自尊心降低和負面自我形象
學業困難
受欺凌的青少年在多個層面都可能遇到學業問題,從他們的成績和學校表現到他們對學校環境的看法。同伴的虐待會導致課堂表現下降和曠課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此外,經常受欺凌的青少年在學校不那麼快樂,對在校學習的態度更消極,並且對學校環境的安全性和支援性比他們的同伴的看法更不利。
一些研究人員將青少年對學校環境的感覺概念化為他們對學校的“依戀”。他們發現,受欺凌的青少年的學校依戀感明顯低於他們的同伴。對於持續受欺凌的青少年來說,學校不是一個安全、愉快或令人愉悅的地方。
這些學生可以理解地厭惡學校,他們為了避免額外的受害事件而產生的願望可能會導致曠課、假裝生病以避免上學,甚至在年齡較大的青少年中出現輟學現象。這種與學校日益增長的脫節加劇了學業成績下降的問題,因為受苦者在學習中落後或淡化保持學業成功的必要性。
自我認知
同伴的受害行為已被證明可以預測一系列與自我相關的判斷的下降。全球自尊心是欺凌者-受害者文獻中最普遍的自我認知後果。自尊心低下是同伴受害行為的同期相關因素和長期影響。這種趨勢在參與性格自我責備或傾向於認為自己是招致欺凌的那種人的青少年中尤其明顯。
特徵性自我責備會驅使受欺凌的年輕人將同伴的虐待歸咎於他們自己的一些基本、不可改變的因素,從而導致自尊心的喪失。另一方面,參與行為自我責備的青少年認識到他們的一些行為可能會導致受害,但他們也認識到這種行為是可以改變的。
極端後果
在一些美國學校發生了一些戲劇性、暴力的事件之後,學校同伴群體中的受害行為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欺凌者-受害者問題經常在報紙文章和電視節目中被提及,作為校園槍擊和其他悲慘事件的可能原因。正在推行的關鍵前提是,受到虐待和羞辱的年輕人由於同伴的系統性虐待而採取了攻擊性行為。也許是為了應對這些擔憂,州政府和學校董事會已採取措施實施程式和規則以防止此類悲劇。
許多學區現在被法律要求建立反欺凌計劃。儘管這些政策變化用意良好,但沒有經驗證據表明受欺凌的孩子在沒有其他嚴重心理健康障礙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極端暴力。這種聯絡在邏輯上似乎不太可能。校園槍擊和其他殺人事件並不常見,但在學校同伴群體中,欺凌卻經常發生。如果欺凌者-受害者問題是導致這些行為的原因,那麼過度的暴力幾乎肯定會成為當今課堂中更普遍的問題。
欺凌者的侵略性和反社會行為
如果你曾經被欺凌過或目睹過欺凌,你會親身體驗到它有多麼傷人和有害。但你知道欺凌者本身也會經歷負面影響嗎?最令人擔憂的影響之一是欺凌者中侵略性和反社會行為的發展。研究發現,欺凌者比他們不欺凌的同伴更有可能參與鬥毆、破壞公物和偷竊。
他們也可能表現出說謊、作弊和違反規則等行為。這些反社會行為可能產生長期後果,可能導致未來的犯罪活動和難以形成積極的關係。
同伴關係和學校氛圍的作用
作為一名青少年,你的同伴關係和你所在學校的整體氛圍會對你的欺凌經歷產生重大影響。研究表明,積極的學校氛圍,其特徵是支援性的成人關係和歸屬感,可以作為抵禦欺凌的保護因素。另一方面,負面的學校氛圍會加劇欺凌的負面影響,導致孤立、焦慮和抑鬱感。
同伴關係 - 同伴關係在青春期也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提供了社會支援和接納的機會。然而,對於那些經歷過欺凌的人來說,同伴關係可能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積極的同伴關係可以作為緩衝,抵消欺凌的負面影響,但負面的同伴關係會加劇這些影響。
學校氛圍 - 你所在學校的整體氛圍也會在你的欺凌經歷中發揮重要作用。積極的學校氛圍的特點是社群意識、支援性的成人以及明確的行為期望。相反,負面的學校氛圍的特點是缺乏支援、規則執行不一致以及攻擊性文化。
結論
欺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會對青少年的發展產生嚴重而持久的影響。對於父母、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來說,瞭解欺凌的心理影響以及如何支援那些成為受害者的人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