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心理學的心理動力學模型
心理動力學理論家將人視為處於衝突中的存在。他們感興趣的是回顧過去,因為在他們看來,心理困難與早期的關係和童年時發生的創傷事件有關。心理動力學理論的決定論前提認為,沒有任何症狀或行為是“偶然的”,過去的經歷會影響所有行為。
心理動力學模型的起源
神經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被認為發展了心理動力學模型。首先,弗洛伊德在約瑟夫·布魯爾醫生的幫助下研究了催眠和歇斯底里症。布魯爾以治療“安娜·O”而聞名,這位病人出現了歇斯底里症狀,例如腿部和右臂癱瘓、失聰和言語不清。布魯爾將這位女性置於催眠狀態,打算在她失去意識時對她進行暗示,以幫助她擺脫歇斯底里症狀。然而,當她被催眠時,她開始談論令人不安的過去經歷並表達強烈的感情。這種壓抑記憶的爆發似乎增強了治療效果。這被稱為安娜的“談話療法”。
弗洛伊德以這項早期研究為基礎,創立了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正常和異常的心理功能,並創立了相應的治療方法,一種對話策略,也稱為精神分析。
人格結構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我們的人格源於本我、自我和超我,這是我們人格的三個組成部分。讓我們詳細瞭解一下每一個。
本我 - 本我是我們衝動的一部分,表現出我們的性慾和攻擊性傾向。它從出生時就存在,完全無意識,並且基於快樂原則,導致我們自私地行事並以任何代價尋求即時的滿足。
自我 - 出生後,自我——人格的第二個方面——從早期的形成事件中發展出來。自我試圖平衡衝動與現實的要求,最終與超我的道德原則相平衡。它基於現實原則或對修改行為以滿足環境要求的需要的認識而運作。
超我 - 超我代表社會規範、道德原則、法律和我們的良心,是人格成熟的最後一個方面。當我們意識到本我的許多欲望是錯誤的時,它導致我們接受父母的理想。即便如此,我們偶爾也會違反這些原則,併為此感到內疚。超我的一部分,主要為無意識,但部分為有意識,變成了我們的良心。
人格三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正常合作和妥協導致健康的人格。但是,如果分歧沒有得到解決,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階段
以下是弗洛伊德人格發展的五個心理性階段的列表。請記住,一個人可能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固著——也就是說,停滯不前——這可能會損害以後的發展,並導致異常行為或心理病理。
口欲期(出生到 24 個月) - 在口欲期,力比多集中在口腔。最初是吮吸和吞嚥,然後隨著乳牙的萌出,咀嚼和咬合成為減輕性張力的方式。固著與缺乏自信、爭論性和諷刺有關。
肛欲期(2-3 歲) - 在肛欲期,當進行如廁訓練時,力比多指向肛門。如果父母過於放縱,孩子可能會變得不修邊幅或沒有條理。如果父母過於嚴格,孩子可能會變得固執或節儉。
性器期(3-5 或 6 歲) - 在性器期,兒童會對異性父母產生依戀,並嫉妒同性父母。力比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患有俄狄浦斯情結的男孩愛上他們的母親,並擔心他們的父親會發現並閹割他們。當女孩愛上他們的父親,但擔心他們的母親會發現時,就會發生埃勒克特拉情結。此時,固著可能會導致低自尊、無價值感和膽怯。
潛伏期(6-12 歲) - 在潛伏期,兒童對性活動失去興趣,因此男孩與男孩玩,女孩與女孩玩。兩性都對異性不太關注。
生殖器期(12-青春期) - 從青春期開始,性衝動重新甦醒,嬰兒期和童年時期未滿足的慾望可以在性交中得到滿足。
弗洛伊德還談到了自我防禦機制,這些機制旨在保護我們免受焦慮,但如果過度使用並作為主要的壓力應對技巧,則被認為是不適應的。它們包括壓抑、否認、倒退、昇華、投射、反向形成、移置和合理化。
心理動力學療法
它包括 -
自由聯想 - 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中,病人發起並引導每一次對話。治療師指示病人表達任何想到的想法、情緒或意象,無論它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這種方法被稱為自由聯想。治療師預計病人最終會透過聯想發現無意識的經歷。
治療師的解釋 - 心理動力學治療師密切關注病人的話語,尋找線索並進行推測,然後在他們認為病人準備好聽取時提出他們的解釋。對阻抗、移情和夢境的現象的解釋尤其重要。
夢的分析 - 它涉及研究夢境以發現一個人的最深層慾望。夢者講述的夢的真實描述稱為顯性內容,而潛性內容指的是夢的象徵意義或隱藏意義。關於後者,一些符號對個人來說是獨一無二的,而另一些則具有普遍意義。
結論
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理論對心理學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儘管如此,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評。首先,弗洛伊德依賴個案研究方法,並且大多數觀察都是臨時進行的,沒有計劃。其次,他的研究物件通常不具有代表性。弗洛伊德進行了概括,但他的理論是基於少數病人的基礎上。第三,他沒有尋求觀察者的報告,僅僅依靠病人的證詞。第四,由於大多數心理動力學概念都是無意識的,因此對其進行實證研究具有挑戰性。這就提出了我們如何驗證其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