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發展理論描述了人類思維從嬰兒期到整個生命發展和變化的動態過程。記憶、思維、推理、空間處理、解決問題、語言和感知都是認知的一部分。與僅僅描述兒童跨年齡段或兒童、成人和老年人群的能力相反,認知發展理論試圖解釋變化過程,從而解釋發展。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就是這樣一種理論。
什麼是認知發展?
認知發展是一個由某些基本思想和概念整合的領域。然而,這是一個廣泛而多樣的領域,尤其是在早期發展中的認知發展方面。認知發展在兒童時期經歷了多個階段。因此,認知發展研究了發展的本質,著眼於兒童如何發展對其思想和行為的意識控制。
誰是讓·皮亞傑?
讓·皮亞傑,一位著名的瑞士發展心理學家,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兒童思維發展方式的看法。讓·皮亞傑於1896年8月9日出生於瑞士納沙泰爾,於1980年9月17日去世。他是發展心理學和人類智力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者、理論家和研究人員。他的父親熱衷於撰寫有關納沙泰爾歷史和中世紀文學的文章。皮亞傑從他父親那裡吸收了即使在小任務中也要進行有條理工作的重要性。雖然他的母親非常聰明、活躍和富有同情心,但她神經質的氣質使家庭生活變得困難。她的精神狀態影響了他的心理學研究,他對精神分析和異常心理學產生了興趣。瑞士學者塞繆爾·科努特擔任皮亞傑的教父,並在他的青少年時期培養了他對哲學和認識論的熱愛。
皮亞傑的理論說了什麼?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人們在積極構建他們對世界的理解的過程中,會經歷四個認知發展階段。這種對世界的認知構建基於兩個過程:組織和適應。青少年會組織他們的經驗來理解世界。例如,他們區分重要和不太重要的想法,並將一個概念與另一個概念聯絡起來。除了組織他們的觀察和經驗外,他們還會適應,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環境的需求。
皮亞傑理論的主要主題
皮亞傑觀點的本質體現在接下來的四個概念中。
建構主義是關於知識來源(即先天論、經驗論和建構主義)的三個可能的認識論立場中最理性、最令人信服的。
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可以被認為是透過四個思維水平或階段的進步。
結構主義和功能主義是對關於知識本質的許多認識論立場(如行為主義、聯結主義和結構主義)最實用、最令人信服的反駁。
平衡是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心智變化的四個因素(生物成熟、物理經驗、社會互動和平衡)中最重要的一項。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可以被認為是透過四個思維水平或階段的進步。
皮亞傑理論的階段
以下是皮亞傑理論的四個階段
皮亞傑認為,一個人的世界觀發展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並且與年齡相關。因此,根據皮亞傑的觀點,認知發展在不同發展階段之間在質量上有所不同。
感知運動階段
根據皮亞傑的觀點,新生兒在最初的24個月裡,透過獲得感覺、感知和運動能力來試圖理解自己和環境。他們逐漸發現內部和外部世界活動之間的聯絡。客體永久性是該階段的重要發展之一。大約八個月大的新生兒會獲得這樣一個概念,即即使物體(包括主要照顧者)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
前運算階段
皮亞傑的第二個階段是前運算階段,持續時間大約從2歲到7歲。在這個階段,兒童開始使用單詞、圖片和圖畫來描繪世界,而不僅僅是將感覺資訊與身體活動聯絡起來。然而,根據皮亞傑的觀點,學齡前兒童仍然無法進行他所說的運算。這些內在的心理活動使兒童能夠在頭腦中完成以前只能透過身體完成的任務。例如,如果你想象將兩根棍子連線在一起以檢查它們是否與另一根棍子的長度相同,而無需移動棍子,那麼你就是在進行具體的運算。兒童表現出自我中心主義,即嬰兒無法從他人的角度思考的能力,以及賦予生命主義,即認為無生命物體具有一些生物特徵的概念。他們也不能對專案進行排序或按順序排列,也不能理解比較短語。最後,他們缺乏對守恆原則的理解,守恆原則指出,即使物體的外部外觀發生變化,該物體的一些物理特性仍然保持不變。
具體運算階段
第三個皮亞傑階段被稱為具體運算階段,持續時間大約從7歲到11歲。在這個階段,兒童可以參與涉及物體的活動,並且他們也能夠將邏輯應用於具體或具體的例子。例如,因為代數方程對於這個發展階段的思維來說過於抽象,所以具體運算思維者難以想象解決這些方程所需的技巧。在這個發展時期,兒童的推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因果關係都得到了提高。他們對空間概念和守恆的理解更強。他們還理解可逆性概念,即透過反轉原始動作來撤消物理變化的能力,以及分類,包括排序(按順序排列物體)、傳遞推理(通過了解每個物體之間的關係來識別兩個物體之間的關係)和類包含(能夠看到整體與其部分之間的關係)。
形式運算階段
皮亞傑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是形式運算階段,它始於11歲到15歲之間,持續到成年。在這個階段,人們隨著從具體經驗轉向抽象思維,開始更抽象和邏輯地思考。青少年在向更抽象的思維過渡的過程中,會創造理想化的場景。他們可能會考慮理想父母的特徵,並以此為基準來評價他們的父母。他們開始考慮未來的場景,並對他們可能成為的人感興趣。他們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變得更有條理,在檢驗這些理論之前,會制定理論來解釋事情發生的方式。他們可以構建假設,並理性地思考符號、思想和命題,這被稱為假設演繹推理。這個水平完全理解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最後,出現了批判性思維。這是從外部評估方法、概念或解決方案以識別缺陷或錯誤的能力。
結論
儘管皮亞傑的理論對發展心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但他的觀點並不總是被無條件接受。皮亞傑的假設有一些缺點,例如高估了青少年的潛力,低估了嬰兒的能力。皮亞傑還忽略了社會和文化因素對兒童認知和思維發展的影響。此外,皮亞傑的理論在方法論方面存在一些倫理和偏見問題,因為他調查的是自己的孩子。然而,皮亞傑的貢獻,特別是那些與兒童教育和將認知融入心理學相關的貢獻,對兒童發展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