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農民運動 – 靛藍叛亂
簡介
靛藍種植給農民帶來了嚴峻的困境,因為這種種植方式對土壤造成了問題。一旦農民開始種植靛藍,他們就會在種植其他作物方面遇到困難。另一方面,英國商人卻極力推動農民種植靛藍,因為他們在國際市場上銷售靛藍獲得了鉅額利潤。
靛藍叛亂運動背景
靛藍的種植最早於1777年在孟加拉開始。一位名叫路易斯·博諾的法國人將靛藍的種植引入印度次大陸。他是孟加拉最早的靛藍種植者,在孟加拉胡格利地區的戈爾帕拉和塔爾丹加開始了種植。
孟加拉靛藍工廠
威廉·辛普森,公共領域,經由維基共享資源
在孟加拉納瓦布被英國東印度公司(E.I.C)控制期間,孟加拉的靛藍種植面積有所擴大。由於更高的盈利能力和在國際市場上銷售靛藍的商業前景,這一時期被認為是歐洲對藍色染料的需求旺盛時期。
靛藍叛亂的方面
種植園主也從政府制定的有利於他們的政策中獲益。由於英國統治者在1833年實施的政策,種植園主獲得了更多與農民就靛藍種植進行交易的機會。當時的 zamindar(地主)也表達了對種植園主的支援。
因此,農民表達了他們的抗議,因為他們不再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靛藍。這導致了1859年至1860年期間印度農民發起的靛藍叛亂。
靛藍叛亂運動的特點
以下是19世紀孟加拉靛藍叛亂的特點,也被認為是印度歷史上農民運動的特點:
靛藍種植於1777年首次在孟加拉出現。
靛藍被公認為一種在全球範圍內受歡迎的材料。歐洲市場對藍色染料的需求極大,可以透過種植靛藍來滿足,因為這種貿易使英國商人獲得了有利可圖的生意。
英國商人強迫種植園主種植靛藍而不是糧食作物。
拒絕種植靛藍的農民採取了非法手段,如焚燒莊稼、搶劫、綁架農民家屬等,以迫使農民種植靛藍。
靛藍叛亂被認為是一場農民運動,反對靛藍種植園主的抗議活動於1859年在孟加拉納迪亞縣的喬加查村爆發。
靛藍種植園主旨在透過各種方式積累土地所有權,以便他們可以向農民施壓,只種植靛藍。他們從孟加拉 zamindar(地主)那裡以永久或臨時租賃的方式獲得了未被佔用的土地。種植園主還獲得了 zamindari(地主)權利,以確保靛藍種植永不停止。由於種植園主佔領了他們的土地種植靛藍,許多農民流離失所。
靛藍叛亂運動背後的原因
以下是靛藍叛亂背後的原因:
種植園主說服農民種植靛藍而不是糧食作物。他們還以高利率提供貸款,稱為“dadon”。
種植園主只支付靛藍市場價格的2.5%,這對農民來說是不盈利的。
農民經常遭到種植園主的虐待,因為他們因拒絕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靛藍而受到財產毀壞的威脅。
種植園主得到了 zamindar(地主)和政府政策的支援。
靛藍叛亂運動的意義
靛藍種植園主所採取的不道德行為是靛藍叛亂髮生的主要原因。
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完全團結被認為是這場運動成功的關鍵。農民對種植園主和 zamindar(地主)進行大規模抗議,這具有重要的意義。
靛藍叛亂透過報紙宣傳、舉行集會、收集農民不滿的備忘錄以及在法律糾紛中為農民提供幫助來進行。政府對這場叛亂的反應比針對民事革命和部落叛亂的反應更有節奏性,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嚴厲。
靛藍叛亂的結果
靛藍叛亂大多是非暴力的和被動的。由於孟加拉農民的抗議,種植園主被迫前往比哈爾種植靛藍。在19世紀,靛藍的供應在全球範圍內受到損害(Prasad,2018)。英國殖民當局於1860年組建了靛藍委員會,並最終結束了孟加拉靛藍種植園主的壓迫。
結論
當時的靛藍種植園主向農民提供種植貸款。農民幾乎要花上一輩子來償還貸款,並被迫繼續種植靛藍。種植園主只向農民支付約2.5%的市場價格。靛藍種植園主過去常常威脅農民要沒收他們的財產或抵押品。在夏季,成千上萬的暴動開始拒絕為英國種植園主種植靛藍。
常見問題
問1. 靛藍叛亂何時開始?
答。叛亂始於克里希納納加爾的戈賓德布林和喬加查村。比什努查蘭·比斯瓦斯和迪甘巴爾·比斯瓦斯是1859年孟加拉第一次反對靛藍種植園主的抗議活動的領導者。
問2. 在孟加拉的哪些地區種植靛藍?
答。靛藍種植園主不種植被認為是糧食作物的作物,而是為了獲取更多利潤而種植靛藍。靛藍的種植在孟加拉的不同地區迅速增加,如班庫拉、伯爾布姆、北24帕爾迦納斯和傑索爾(現為孟加拉國)。
問3. 為什麼靛藍在全球市場上需求量很大?
答。靛藍花原產於國際市場上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多個地區。由於靛藍種植的稀缺性,國際藍色染料市場常常需要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