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經濟和科技進步
引言
隨著貿易路線的開闢以及技術和知識的交流,經濟也開始增長。到19世紀,隨著社會和文化互動日益增多,世界經濟也隨之增長,這重塑了社會和對外關係。但一些經濟學家將國際交流的動向劃分為三種。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商品貿易。
勞動力流動
最重要的一種是資本從遠距離地點的流動,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
要了解世界經濟的運作,必須將這三種流動放在一起考慮,而不是單獨看待它們。
世界經濟的形成
世界經濟並非由一個國家或一條道路建成,它需要大量的複雜發明和世界之間的相互聯絡才能構建。英國當時是世界領導者,被稱為世界銀行家。正是從英國,資本流向其他地區用於工業建設。英國擁有眾多殖民地,因此可以輕鬆地根據自己的意願進口和出口物資和勞動力。
透過仔細分析世界經濟,我們可以看一個例子,從中我們可以瞭解世界經濟的運作,這裡將研究歐洲的糧食生產和消費變化的分析。可以理解,一個國家的首要目標是自給自足,不依賴其他國家,但在英國,情況發生了變化,更多的自給自足導致了較低的生活水平。

發生了什麼?
人口發揮了巨大作用,因為到19世紀,由於食物供應充足和免疫力增強,預期壽命延長,人口開始迅速增長,導致對糧食的需求增加。
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導致糧食價格上漲。
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需求,英國不得不進口糧食,這些糧食與國內生產的糧食相比,但這帶來了後果,隨著進口的增加,大片土地仍然未得到耕種,這促使人們遷往海外或城市尋找工作,前往城市。
消費增長伴隨著糧食價格下降,這導致了更快的工業增長,從而導致收入提高,最終導致進口增加。
為了滿足英國的進口需求,東歐、俄羅斯、美國和澳大利亞等主要國家清理了大片區域,增加了糧食產量。
基礎設施發展

土地被清理,勞動力增加,但如果沒有運輸產品,生產就無法完成。因此,為此目的必須發展基礎設施——
需要發展鐵路,並將其與農業中心和港口連線起來。
增加港口數量對於新的貨物和船隻來說非常重要。
人們在附近建造定居點和房屋,這些都需要耕種。對於所有這些活動,他們需要勞動力和資本,這些都來自倫敦,勞動力開始從澳大利亞和美國流入,由於人口大量遷移和對勞動力的需求。據說,在19世紀,大約有5000萬人從歐洲遷移到美國和澳大利亞。
一些發展可以追溯到旁遮普省西部,英國在那裡建造了一系列運河,將水引到肥沃的土地上,以便他們可以種植小麥和棉花出口。這些農業運河的建設為被稱為運河殖民地的地區鋪平了道路,因為新的灌溉地塊容納了定居點。
因此,到1890年,全球農業經濟已經形成,在勞動力流動、資本流動和技術方面引入的變化使世界更加相互聯絡,糧食和人力資源來自世界各地。從1820年到1914年,世界貿易增長了25到40倍,這一事實可以證明生產的快速增長,而近60%的貿易來自初級產品,如小麥、棉花和煤炭等礦產。
技術作為世界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造船、電報和鐵路的製造確實對經濟產生了影響,但技術在這場變革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技術使製造和運輸成本效益更高,並節省了產品到達買家所需的時間。最好用以下例子來解釋——
肉類運輸——肉類是從美國運往歐洲的活體動物,而不是被切碎和包裝,但這並不划算,因為活體動物佔據的空間更大,有些動物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就會死亡。由於肉類難以採購,因此需求量很大,窮人負擔不起,這種情況直到冰箱的出現才得到解決,冰箱使易腐產品的運輸更經濟實惠。
結論
這為航運業帶來了新的曙光,因為現在肉類可以作為冷凍肉從美國、澳大利亞或紐西蘭運往歐洲。這促進了更好的生計,因為窮人現在可以負擔得起肉類,他們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得到改善,這導致了更好的工作產出和更好的收入,所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了工業和全球經濟的指數級增長。
常見問題
問題 1. 關於穀物法的說明?
答案。當英國對糧食的需求開始上升,農產品的成本開始上升,這導致糧食價格上漲,為了控制這種上漲,英國控制了糧食和玉米的進口。允許此項法律的法律稱為穀物法。
問題 2. 列出19世紀的主要發明?
答案。
1800年,亞歷山德羅·伏打伯爵發明了電池,為發電機和汽車鋪平了道路。
漢弗萊·戴維發明了用電驅動的燈。
喬治·史蒂芬森設計的首臺蒸汽機車於1814年首次亮相。
作為打字機的先驅,W.A.伯特發明了排字機。
1834年,雅各布·珀金斯發明了製冰機,它是冰箱的先驅。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於1867年發明了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