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律法
摩西五經,即聖經的前五卷書,被稱為摩西律法。它指的是摩西五經第二捲到第五卷中包含的600多條誡命和律法。摩西律法以十誡為基礎,其中申命記和利未記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兩卷書。“摩西律法”一詞首次出現在摩西去世之後,約書亞將其刻在石頭上並向眾人宣讀。

摩西律法的含義是什麼?
摩西律法的精確定義可以透過以下術語來總結:
摩西律法——聖經使用這個詞來指摩西盟約的條款以及整個五經,包括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五經,特別是從出埃及記20章到申命記的章節,包含摩西盟約。
律法——與“摩西律法”類似,此表達可用於指摩西盟約和整個五經。新約中“律法”的希臘語詞也可能指一個概念,例如“基督裡生命之靈的律法”、“自由的完全律法”或僅僅是“律法”。因此,“律法”的含義取決於具體情況或環境。
妥拉——這個希伯來語詞實際上意味著“教導”。其確切含義取決於語境。
摩西律法的種類
摩西律法主要分為三大類:
道德律——它反映了上帝神聖、不變的本性。十誡屬於道德律。
民法(或司法律)——它規範著希伯來人日常的行為。這些法律規定了各種罪行的懲罰,包括盜竊、綁架和誹謗,以及規範婚姻和離婚、性行為和財產權的規則。
禮儀律——它規定了以色列人如何敬拜上帝。禮儀規則提供了關於如何進行儀式、獻祭和遵守節日的指示。這一組包括定義什麼是“潔淨”和“不潔淨”的法律。
摩西律法的特點
以下是摩西律法的特點:
十誡是其餘律法的基礎——十誡為盟約中的人民與他們的上帝、家人、盟約社群的其他成員以及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互動提供了廣泛的框架。在以色列人40年漂流的初期,上帝將十誡傳給了他們。摩西也在出埃及記的結尾處宣讀了十誡。
耶穌描述了摩西律法的基本原則——耶穌說,摩西律法中最重要的誡命是盡心、儘性、盡意愛上帝,其次是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見於申命記和利未記。利未記是另一處重要的經文,上帝命令我們成為聖潔。換句話說,上帝指示他的子民,為了與神建立聯絡,他們需要以反映他品格的方式生活。祭祀制度幫助他們保持純潔,這對於人神之間的聯絡至關重要。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包含多處關於律法要求的提及——妥拉的律法和誡命與以色列人出埃及和在西奈沙漠中漂流的歷史記載交織在一起,然後進入迦南去征服和佔領它(出埃及記20),從十誡本身開始。這表明法律並非以任何系統化的順序列出;然而,有時相關的法律可以放在一起。
將律法的倫理成分與儀式成分割槽分開來是具有挑戰性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聖經中的舊約和新約都沒有區分律法的儀式方面(例如,祭司應該穿這種衣服,用這種配方製作香,為這種罪過獻上這種祭物等)和律法的倫理或道德方面(例如,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姦淫,不可作假見證等)。這種區分不僅武斷和不合理,而且是主觀的。
許多法律具有特定情境性——它們似乎代表了對特定案例的決定的結果。例如,上帝在懲罰亞倫的兩個兒子拿答和亞比戶違反了他關於祭祀用火的指示之後,立即釋出了一項指令,禁止值班的祭司酗酒。出埃及記包含一長串類似的誡命,每一段都採用“如果發生x,則做y”的形式。
結論
摩西律法是透過宗教和文化傳統傳承下來的適用於所有人的行為準則。“摩西律法”一詞指的是一套針對猶太教和基督教信徒的指導方針。五經,即希伯來聖經的前五卷,包含了管理宗教儀式的法律,並以十誡開頭。妥拉是猶太教中最神聖的書籍,儲存在每個猶太教堂律法櫃內的卷軸上。
常見問題
摩西律法的例子有哪些?
在哈拉卡中,有613條摩西律法。列出的某些規章和規範包括:不報復、不紋身和施捨。
什麼是摩西律法?
古代希伯來人的法律和教義被稱為摩西律法。上帝給了先知摩西10條這些規章,他親筆寫下了這些規章。目前有613條規章規定了猶太人在社會中應該如何行為。
摩西律法仍然存在嗎?
摩西律法至今仍然有效。然而,只有猶太教信徒這樣做。基督教信徒只需要遵守前10條,有時被稱為十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