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心理學研究中的個體差異


個體差異是指個體獨有的特徵,例如人格特質、認知能力和文化背景。這些差異會顯著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塑造個體如何感知、評估和回應營銷刺激。忽視個體差異會導致對消費者行為得出不準確或不完整的結論。

例如,一項僅考察特定人口統計群體反應的研究可能無法全面反映一般人群對產品或廣告的接受情況。消費者心理學研究旨在瞭解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因素。但是,必須認識到消費者並非一個同質群體,個體差異會顯著影響他們的行為。

個體差異在消費者心理學中的作用

個體差異是指個體之間在人格、態度、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很大,並影響個體如何應對營銷刺激。例如,認知需求較高的消費者(即渴望進行費力的認知處理)更有可能仔細審查產品資訊並做出更明智的購買決策,而認知需求較低的消費者則不然。

同樣,自我監控能力強的消費者(即能夠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不同的情境)更有可能在購買決策中受到社會影響,而自我監控能力弱的消費者則不然。

消費者研究人員在設計情境性操作以產生某些心理狀態方面非常有創意,以便更好地理解態度改變、記憶、感知、選擇以及理論或實踐相關現象背後的機制。消費者心理學研究中使用的幾種研究方法與心理學中使用的研究方法類似。然而,將個體差異或人格評估作為研究計劃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理解潛在過程,這是一種需要在消費者心理學研究中解決的研究方法。

人格和個體差異測量在行為研究中的有效性曾多次受到質疑。關於個人與情境在影響行為方面作用的心理學論證由來已久。同樣,關於研究人員可以並且應該從人格或個體差異測量中期待什麼,也存在許多理論和經驗上的爭議。

消費者文獻中的早期評論集中在測量困難上,並討論了人格測量無法預測行為的可能原因。例如,消費者研究人員使用的一些個體差異測量是臨床和其他心理學領域中使用的較大測量工具的簡化版本。他推動在消費者情境中發展和檢驗重要的個體差異。

經過廣泛的評估,人們仍然需要對人格特徵在消費者研究中的價值持更多保留意見。大多數早期研究都集中在利用人格特質來預測態度或行為。有多種方法可以在消費者研究中使用人格或個體差異。Baumgartner 倡導推動消費者心理學研究的發展。

Baumgartner 的目的是理解作為消費者的個體。這種觀點與心理學中經典和現代的理論和經驗工作相一致。Snyder 及其同事採用了不同的方法,重點關注個人如何創造或將自己置於最適合其人格的環境中。我們同意這類研究對於消費者心理學至關重要且很有價值。這種型別的研究通常在自然環境中使用縱向觀察研究。

本章採用與之前給出的方法不同的策略,簡要說明了消費者研究人員如何將人格和個體差異作為一種工具來更好地理解基本過程。我們主張使用針對(希望是)單個主要因素的簡短調查,而不是全面多維度的人格測試。

個體差異測量通常旨在捕捉對感興趣活動很重要的理論概念的本質。特徵的個體差異使特定的心理過程或多或少地更有可能發生。過程層面的理解(在充分的理論公式化的背景下)將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預測態度和行為。

在研究中考慮個體差異

為了在消費者心理學研究中考慮個體差異,營銷人員必須使用適當的研究方法來衡量這些差異。一種方法是使用心理測量工具,例如人格測試或衡量特定特質的量表,來評估個體差異。這些工具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見解,瞭解個體差異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細分技術來識別具有相似特徵的消費者子群體。例如,營銷人員可以識別出一群認知需求高的消費者,並向他們提供吸引其認知參與願望的產品資訊。一些個體差異測量工具已經在使用中,並且還有更多正在開發中。

作為這項工作的審稿人,我們經常遇到一些文章,這些文章在沒有理論或方法論依據的情況下就說明了包含個體差異變數。毫不奇怪,研究人員通常需要識別與測量相關的統計學顯著影響。使用個體差異測量(如情境性操作)需要考慮幾個方面。

研究的幾個方面可能會影響個體差異構建,這必須得到理解(例如,強或弱的情境性操作)。此外,研究通常需要在個體差異變數上獲得良好的得分範圍和適當的功效。雖然專注於連續尺度上得分極端的個體可能會提高後續測試的統計功效併產生更多不同的結果,但人們擔心使用極端資料。

由於它沒有使用連續資料的整個範圍,因此這種極端分組策略可能會產生有偏差的結論。如果個體差異變數與某些過程之間的潛在關係是曲線關係,則研究人員可能會根據僅限於極端資料的推斷得出結論。

個體差異變數應在以多種方式檢驗感興趣過程的研究計劃中使用。一系列相關的情境性操作、相關的個體差異變數或個體和情境操作的組合可用於操作感興趣的理論構建。

例如,在研究檢驗詳細闡述連續體終點時,可以將認知需求量表得分處於前 25% 的個體與低動機情境性操作進行比較,並將認知需求量表得分處於後 25% 的個體與高情境動機操作進行比較。當然,研究人員需要確認認知需求量表得分處於低端和高階的個體在研究開始時在初始知識和態度以及其他特徵方面沒有差異。

人們還可以設計一項研究,招募在多個個體差異測量上具有理想得分組合的個體。我們認為,可以透過對感興趣變數進行情境性操作或應用相關的個體差異因素來進行特定消費者行為基礎過程的初步研究。一項利用個體差異和情境操作的研究計劃增強了我們對個體差異測量和情境操作是否都收斂於特定構建的信心。

消費者心理學研究中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

研究人員應考慮幾個實際問題,以便在消費者心理學研究中考慮個體差異。

抽樣程式

需要考慮的一個實際問題是抽樣程式。研究人員應努力獲得其研究人群的代表性樣本,包括具有不同背景、人口統計特徵和個性的個人。這可以透過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或過抽樣技術來實現。

測量效度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是測量效度。研究人員必須使用可靠且有效的措施來衡量他們正在研究的構建。例如,假設一項研究考察了人格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應該使用可靠且有效的個性特徵衡量標準,例如大五人格特質。

資料分析技術

資料分析技術在解釋消費者心理學研究中的個體差異方面也發揮著作用。研究人員應使用考慮個體差異的統計技術,例如分層線性建模、潛類別分析或聚類分析。這些技術可以幫助識別對營銷刺激反應不同的個體子群體。

結論

個體差異在消費者心理學研究中至關重要;營銷人員在進行研究時必須考慮這些差異。透過使用適當的研究方法,例如心理測量工具或細分技術,營銷人員可以獲得寶貴的見解,瞭解個體差異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還必須考慮一些實際問題,例如樣本量、招募、測量和分析,以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抽樣程式、測量效度和資料分析技術是可幫助研究人員解釋個體差異的實際問題。營銷人員還可以利用對個體差異的理解來設計更有效的營銷策略,以吸引特定的消費者群體。

更新於: 2023年3月30日

414 次瀏覽

啟動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