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因素人格模型:麥克拉和科斯塔


五因素理論是用於模擬人類人格起源的眾多理論之一。它假設人類人格的差異可以透過五個普遍因素或維度的相互作用來解釋。該模型首次開發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麥克拉和科斯塔等研究人員發現,先前模型中使用的許多人格特質並不能解釋人類行為差異的足夠大的百分比。它被用於許多研究領域,並在教育、人員甄選和精神障礙治療等不同領域都有應用。

五個因素是什麼?

可以用首字母縮寫詞“OCEAN”(每個詞的首字母)記住的五大因素是:


讓我們分別討論每一個:

開放性

五因素模型中的一個因素是開放性體驗。開放性反映了一個人的智力、創造力和多樣性的程度。“開放性是一個人好奇和富有想象力的傾向,通常與新思想和概念相關聯。”開放性得分高的人喜歡享受理解資訊、練習新的技能和富有創造性。他們更有可能對藝術、音樂、文學和哲學感興趣,並且總是準備好體驗新的刺激。他們也可能對新的或不尋常的想法更感興趣。開放性得分低的人更喜歡遵循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並且不太感興趣探索新的想法或概念。他們更有可能對實際科目感興趣,例如事物如何運作或如何修理事物。他們往往對旅行感興趣,擁有許多不同的愛好,並且擁有多樣化的職業興趣。

盡責性

這是一種常見的傾向,即有條理、可靠、自律、盡職,目標是取得成就併為此計劃,而不是透過自發行為來取得成就。它通常與人們如何控制、處理和引導他們的衝動有關。盡責的人有責任感,並且更喜歡為未來做計劃。他們可能很有條理、一絲不苟,並且喜歡保持他們的環境和自身整潔。他們可能擁有更高薪的工作,並且更有可能在個人生活中獲得成功。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總體上感到滿意。盡責性低的人被認為是邋遢的。他們對計劃和日程安排不太感興趣,並且更有可能自發行動。他們可能不太整潔,並且更有可能留下未完成的事情。他們也可能難以保住工作,可能不太成功,更有可能遇到法律問題,並且無法維持穩定的關係。

外向性

“外向性是指高興奮性、社交性、健談、自信和情緒表達。”外向性高的人往往外向,並在社交場合獲得能量。他們喜歡與他人互動,並被認為精力充沛。他們是熱情和行動導向的個人。他們喜歡與人交談,並且經常對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感興趣。外向性低的人往往內向和安靜。他們更喜歡獨自一人度過時光,並且可能不喜歡人群。他們對社交和交朋友不太感興趣,可能更容易害羞,並且可能難以在有意見或想法時大聲說出來。

宜人性

它指的是對對他人的同情、合作、善良和友好的喜愛,而不是對他人猜疑、粗魯和對抗。宜人性還衡量一個人的信任和樂於助人的天性,以及他們是否脾氣好。宜人性高的人體貼、考慮周到且樂於助人。他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並且更有可能在別人犯錯時原諒別人。他們往往在個人關係(如戀愛關係和友誼)中更成功,並且更有可能對自己的生活總體上感到滿意。宜人性低的人認為人們大多是為了自己。他們不太慷慨,並且當有人對他們做錯事時,可能不太寬容。他們可能在維持關係方面遇到更多困難,並且可能對伴侶和生活不太滿意。

神經質

這是一種對不愉快想法(如憤怒、沮喪、焦慮和脆弱)的強烈傾向。它也被稱為“情緒穩定性”或“情緒不穩定性”。神經質高的人往往焦慮和憂鬱。他們更有可能因生活中的事件而感到不安,並且可能體驗到負面情緒,如憤怒和嫉妒。神經質低的人不太容易沮喪。他們不太可能喜怒無常,更有可能平靜和滿足,並且精神健康問題較少。

結論

五大因素理論是描述人類人格和行為的眾多方法之一。開放性高的人往往喜歡新思想、藝術和創造力,而開放性低的人則更喜歡實際科目,例如事物如何運作。盡責的人更有責任感和條理性,而盡責性低的人則渴望對生活採取更衝動的方式,並且被認為是不整潔的。外向性高的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和交談,而外向性低的人更有可能獨自一人度過時光。宜人性高的人體貼且慷慨,而宜人性低的人則更加自私。最後,神經質得分高的人更焦慮和喜怒無常,而神經質得分低的人則更平靜和滿足。根據五因素理論,人是可知的、理性的、可變的和主動的。它在僅用五個維度評估人格方面非常有用。

更新於:2022年10月13日

894 次瀏覽

啟動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