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就業的確定
收入與就業理論
收入和就業的確定與收入和就業理論有關。該理論是對經濟體中產出、就業和價格的比較水平進行的經濟分析。透過建立這三個宏觀經濟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政府和經濟體試圖制定各種政策,以實現經濟穩定。
對收入和就業理論的當代興趣始於 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和歐洲大蕭條的深度。當時,經濟學家無法解釋持續高水平的失業和低水平的商業效率。
凱恩斯主義方法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其 1936 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了關於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建議。他的理論闡明瞭收入、支出和產出之間的關係。
根據凱恩斯主義理論,交易是雙面的,一個人的收入是另一個人的支出。這種關係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程式來解釋:
Y = O = D
其中,
Y 是國民收入(即購買力),
O 是國民產出的價值,以及
D 是國民支出。
這個等式意味著有效需求等於收入和產出。由於消費者對收入只有兩種選擇,即他們可以支出或儲蓄收入,因此我們可以說:
Y= C + S
其中
C 是消費,S 是儲蓄。
同樣,從產出方面來看,我們可以看到生產只有兩種結果。它可以出售給客戶,也可以投資於新的資本裝置,例如生產工廠或機器,或庫存。
所以,
O = C + I
其中
C 代表最終客戶的銷售額,I 是投資。
因此,
C + S = C + I
所以,
S = I。
雖然從會計角度來看儲蓄和投資是相等的,但實際上,實際計劃儲蓄和計劃投資往往彼此不同。凱恩斯主義者認為,經濟不穩定通常源於投資和儲蓄之間這種至關重要的差異。
例子
假設,在一個例子中,儲蓄超過了之前的水平。因此,目前的市場需求將會減少,未來市場需求可能會增加。假設,巧合的是,額外的資本形成(即投資),例如庫存增加相同數量,並且存在的各種生產資源將繼續以相同的產能執行。因此,活動水平幾乎不會發生變化,經濟將保持平衡。但是,如果資本形成下降或保持在相同水平而沒有上升,那麼對勞動力的需求將會下降,並且如果工資不下降,一些工人將會失去工作,一些工人將會失去部分當前收入。
以這種方式減少的收入將進一步減少消費者需求,並減少儲蓄率。如果製造商沒有改變他們的投資計劃,那麼平衡將發生在較低的收入水平。實際上,儲蓄並不不穩定,但投資水平卻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儲蓄的增加都會對經濟產生惡化影響。
相反,投資增加或消費者支出增加將刺激經濟。
消費函式
上面這個例子展示了投資或儲蓄的變化將如何影響國民收入的變化,但它沒有展示變化的程度。“消費函式”衡量了這種變化的程度。該函式是基於可支配收入的支出水平。
凱恩斯發展該理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表明,在某些條件下,經濟可能會陷入不平衡狀態。這種均衡可能存在過剩的生產資源,例如高水平的失業,但產出和收入可能不會充分上升以達到均衡。
簡單來說,凱恩斯認為,當企業由於需求低迷而不想增加投資時,額外的政府支出可能會導致消費者增加新的支出,並最終建立均衡。因此,凱恩斯主義者認為,採用財政政策——例如增加政府支出或減稅——是產生私人需求最有效的方式。
貨幣主義方法
與凱恩斯主義方法不同的貨幣主義方法將貨幣數量置於控制經濟表現的角色。根據這一理論,貨幣供應量增加或減少的影響與消費和儲蓄關係大致成正比。
從這兩個理論中獲得的經驗法則可以結合起來:商品的整體過剩需求或貨幣的整體過剩供應,這是與收入上升相關的同一現象的方面。
同樣,對貨幣的過剩需求或對商品的過剩供應可以與收入下降聯絡起來。貨幣主義者,例如米爾頓·弗裡德曼,提倡將貨幣政策作為政府應對經濟低迷的適當工具。
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理論的不足
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理論都存在一對值得注意的不足。
首先,兩者都是與需求方相關的理論,因此無法與經濟增長的長期前景相關聯。
其次,這兩個理論都假設人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被在需要時頒佈的政策愚弄。實際上,當人們學會預期政府政策時,他們往往會抵消這些政策,從而否定政府的行動。
結論
政府和經濟學家衡量公民的收入和就業前景非常重要。它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對國家經濟狀況的鳥瞰圖,而且還讓他們能夠制定政策,在需要時糾正經濟。因此,密切關注收入和就業的決定因素是政府不可或缺的職責。
檢查一個國家公民收入的逐步增長,以檢查一個經濟體的整體增長也很重要。事實上,收入和就業下降是經濟即將出現下滑的訊號,因此,當局必須儘快採取糾正措施。在現代,政府通常訴諸上述兩種政策來糾正不景氣的經濟。
但是,由於經濟增長需要真正的動力,因此政府頒佈的政策必須經過充分的事實核查,以改變一個國家的經濟環境。
縱觀歷史,經濟學家已經成功地應用了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方法來應對經濟衰退和蕭條。事實上,政府行動是在這些現象實際發生之前很久就啟動的,以應對經濟低迷。因此,瞭解收入和就業狀況對於經濟增長非常重要。
常見問題
Q1. 第一個將收入和就業聯絡起來的理論是什麼時候由誰提出的?
A1.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其 1936 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了關於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建議。
Q2. 貨幣主義方法的主要假設是什麼?
A2. 貨幣主義方法將貨幣數量置於控制經濟表現的角色。貨幣供應量增加或減少的影響與消費和儲蓄關係大致成正比。
Q3. 提到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方法中與收入和就業理論相關的共同缺點之一。
A3. 這些理論的一個主要缺點是,兩者都是與需求方相關的理論,因此無法與經濟增長的長期前景相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