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時事 - 科學與技術



1 -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與ISRO合作建立空間技術中心

Space Technology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將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合作建立一個空間技術中心。還提議將印度理工學院德里作為研究機構,成為ISRO在人工智慧、奈米技術、功能性紡織品和智慧製造等研究領域的學術合作伙伴。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將加入其他一流機構的行列,如IISc班加羅爾、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印度理工學院哈拉格布林、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印度理工學院瓜哈提和印度理工學院魯爾基,這些機構已經建立了空間技術中心(STC)。

2 - IFFCO推出印度首款奈米技術產品進行田間試驗

IFFCO

印度農民肥料合作社有限公司(IFFCO)宣佈推出其奈米技術產品系列,推出奈米氮、奈米鋅、奈米銅進行田間試驗。這些產品是在IFFCO奈米生物技術研究中心(NBRC)本土研究和開發的。

這些奈米結構配方有效地將養分輸送到植物中。這些奈米產品的其他好處包括:將傳統化肥的需求量減少50%;作物產量提高15-30%;改善土壤健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3 - 海得拉巴國際資訊科技學院研究人員建立了首個印度腦圖譜

Brain Atlas

海得拉巴國際資訊科技學院的研究人員建立了首個印度腦圖譜(IBA)。與白人和東方人種相比,印度人的平均腦容量在高度、寬度和體積上都較小。“IBA 100”總體上更類似於中國和韓國的腦圖譜。

這一發現的直接意義可以在神經系統問題或腦部疾病(如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的治療結果中看到。

4 - 月船2號在月球外逸層中發現氬-40

Chandrayaan-2

據ISRO稱,月船2號軌道器上的月球大氣成分探測器-2(CHACE-2)有效載荷已在月球外逸層中探測到氬-40。氬-40也稱為40Ar,是惰性氣體氬的同位素。氬是地球大氣中第三豐富的元素。

40Ar是一種可凝結氣體,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下反應不同。它在月球夜晚凝結,月球黎明後,氣體再次開始釋放到月球外逸層。

5 - 美國大學與AIIMS、卡斯圖爾巴醫學院合作在印度進行基因檢測

Medical College

美國密歇根大學將與德里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和曼尼帕爾的卡斯圖爾巴醫學院合作,擴大在印度的基因檢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五年內提供的230萬美元的撥款將幫助密歇根大學和印度遺傳學家識別和確認導致發育障礙的基因變化。

在印度,10個患有發育障礙的兒童中就有7個沒有接受基因檢測。患有遺傳性疾病的兒童更有可能獲得分子確診。

6 - 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推出經濟型站立輪椅

Standing Wheelchair

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與鳳凰醫療系統合作,推出該國首款國產站立輪椅,名為“Arise”。使用這款輪椅的人可以從坐姿切換到站姿,反之亦然。

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康復研究與裝置開發中心(R2D2)在機械工程系蘇賈塔·斯里尼瓦桑的領導下設計和開發了這款輪椅。它的售價為15000盧比。

7 - 美國宇航局探測到來自外太空的巨大X射線爆發

NASA Detected

美國宇航局探測到來自外太空的大規模熱核爆炸,是由脈衝星表面發生的大規模熱核閃光引起的——一顆很久以前作為超新星爆炸的恆星的殘骸。美國宇航局的國際空間站(ISS)上的中子星內部成分探測器望遠鏡探測到X射線的突然激增。

這次X射線爆發是迄今為止NICER觀測到的最亮的爆發,來自一個名為“J1808”的天體。NICER對這次創紀錄爆發的詳細捕捉將幫助天文學家微調他們對驅動其和其他爆發脈衝星熱核耀斑的物理過程的理解。

8 - 美國宇航局展示了其首架電動飛機

Electric Plane

美國宇航局展示了其首架全電動飛機,名為X-57“麥克斯韋”,旨在減少飛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應對氣候變化。美國航天局在加州展示了X-57麥克斯韋。X-57在每個機翼上都有7個螺旋槳,基於一架4座飛機。美國宇航局專門為由電動機驅動的螺旋槳開發了小型鋰離子電池。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說法,這種電動飛機可以將飛機產生的全球變暖排放總量控制在2020年的水平以下。

9 - 旅行者2號:美國宇航局的太陽系探測器到達星際空間

NASA Solar System

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離開日球層(我們太陽創造的粒子以及磁場保護泡)的航天器。在距離地球約110億英里(180億公里)的地方——遠遠超過冥王星的軌道——旅行者2號已經進入恆星之間的星際空間。

旅行者探測器將向我們展示我們的太陽如何與填充銀河系大部分恆星之間空間的物質相互作用。

10 - 巴基斯坦成為首個推出新型疫苗以對抗傷寒的國家

New Vaccine

巴基斯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其國家免疫計劃中推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傷寒結合疫苗(TCV)的國家。印度海得拉巴的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為巴基斯坦提供了約1.2億劑印度製造的Typbar TCV疫苗,用於這項計劃。目前,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受傷寒影響嚴重。

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將透過為期兩週的疫苗接種運動資助疫苗引入計劃,目標是1000萬兒童。

11 - 美國宇航局在納粹爭議後將“終極先驅”更名為“Arrokoth”

Nazi Controversy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公眾強烈抗議後,重新命名了一個有爭議的“納粹矮行星”——“終極先驅”。這顆遙遠的太空岩石“終極先驅”被重新命名為“Arrokoth”。它是迄今為止航天器訪問的最遙遠的天體,“Arrokoth”或“天空”是一個北美原住民波瓦坦語的名稱,這是對舊名稱的納粹含義產生重大反彈的結果。

“Arrokoth”這個名字反映了仰望天空並對恆星充滿好奇的靈感。Arrokoth是人類探索過的最遙遠的天體,其科學名稱為2014 MU69。

12 - 日本航天器開始從小行星出發為期一年的旅程

Japanese Spacecraft

在離開一顆遙遠的小行星後,日本的“隼鳥2號”航天器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返程之旅,此前它成功完成了任務,帶回了土壤樣本和資料,這些樣本和資料可以為太陽系的起源提供線索。這艘航天器離開了圍繞距離地球約3億公里的“龍宮”小行星的軌道。

“隼鳥2號”在小行星上進行了兩次著陸,並在2018年6月抵達那裡後的1年半任務期間成功收集了資料和樣本。預計該航天器將於2020年底返回地球,並在澳大利亞沙漠投下包含珍貴樣本的膠囊。

13 - 月船3號:印度計劃在2020年11月之前第二次嘗試登月

Chandrayaan 3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宣佈計劃發射第二次任務“月船3號”,計劃在2020年11月之前在月球上軟著陸。“月船3號”將只包括一個著陸器和一個漫遊車,因為印度已經在月球上擁有一個正在工作的軌道器——“月船2號”。

“月船2號”曾試圖在9月6日部署名為“維克拉姆”的著陸器,但著陸器和漫遊車據信在墜毀著陸中被摧毀,但軌道器仍然完好。“月船2號”軌道器已經拍攝了月球上一個結構的第一張三維地圖。

14 - 研究人員發現地球上最不宜居住的地方

Uninhabitable Place

研究人員在衣索比亞達洛爾地熱田的強酸性池塘中發現了一種水生環境,那裡完全沒有任何形式的微生物生命。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達洛爾地熱田冬季的日平均氣溫超過45攝氏度。

研究發現,沙漠中存在種類繁多的原始嗜鹽微生物,但在強酸性和高鹽度的水池中,以及富含鎂的達洛爾黑湖和黃湖中則不存在。

15 - 瑞典研發出潛在的腹瀉疫苗ETVAX

Sweden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潛在的腹瀉疫苗,稱為ETVAX。《柳葉刀》科學雜誌公佈,ETVAX在孟加拉國進行的早期臨床試驗中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的。

參與研究的2至5歲兒童中有80%至100%以及6至11個月大的嬰兒中有50%至80%對疫苗的所有關鍵免疫原性成分都有反應。目前還沒有可用於兒童的疫苗。

16 - PSLV-C47成功發射卡託薩特-3和13顆商業奈米衛星

Commercial Nanosatellites

印度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在其第49次飛行(PSLV-C47)中,成功地從斯里赫裡戈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SDSC)SHAR發射了卡託薩特-3以及13顆來自美國的奈米衛星。卡託薩特-3成功注入509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隨後,13顆奈米衛星被注入其預定軌道。

卡託薩特-3將滿足使用者對大規模城市規劃、農村資源和基礎設施發展、海岸線土地利用和覆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PSLV-C47是來自斯里赫裡戈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SHAR的第74次運載火箭發射任務,也是卡託薩特系列的第9顆衛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