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宣言及其相關性
“敏捷軟體開發宣言”是一份旨在改進軟體開發實踐的宣告。它概述了4個核心價值觀和12條原則,以應對傳統開發流程(例如繁重的文件和潛在的疏忽)的低效率。
該宣言最初是為了幫助軟體開發人員更快、更有效地構建業務解決方案而建立的,但此後它對整個開發行業以及其他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從公關和營銷團隊到程式設計師、餐館老闆,甚至美國童子軍,各種各樣的群體現在都利用宣言中概述的原則,並且其影響力仍在不斷增長。
敏捷宣言的歷史
敏捷宣言於2001年2月由17位軟體開發專家共同建立,他們聚在一起討論並解決傳統軟體開發方法的低效率和不足之處。該團隊的目標是創造一種更靈活、更以客戶為中心並專注於交付高質量軟體的新方法。
在猶他州雪鳥為期四天的閉門會議中,該團隊建立了敏捷宣言,其中概述了四個核心價值觀:個人和互動高於流程和工具;可工作的軟體高於詳盡的文件;客戶合作高於合同談判;響應變化高於遵循計劃。
除了這些價值觀外,宣言還概述了12條原則,包括經常交付可工作的軟體的重要性、即使在開發後期也歡迎變化以及賦能個人和團隊。
自建立以來,敏捷宣言對軟體開發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後已被軟體開發以外的組織和行業所採用。如今,敏捷方法仍在不斷發展,並被廣泛用作一種靈活且適應性強的交付高質量解決方案的方法。
敏捷軟體開發的四個核心價值觀
以下是“敏捷軟體開發宣言”中概述的敏捷軟體開發的4個核心價值觀:
個人和互動高於流程和工具
可工作的軟體高於詳盡的文件
客戶合作高於合同談判
響應變化高於遵循計劃。
這些價值觀強調了人和他們互動的重要性、交付功能性軟體、與客戶的合作以及適應變化的能力。
敏捷軟體開發的十二條原則
以下是“敏捷軟體開發宣言”中概述的敏捷軟體開發的12條核心原則:
我們的首要目標是透過儘早和持續地交付有價值的軟體來滿足客戶。
歡迎變化,即使在開發後期。敏捷過程利用變化來為客戶創造競爭優勢。
經常交付可工作的軟體,最好是更短的時間尺度。
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必須在整個專案過程中每天一起工作。
圍繞被激勵的個人建立專案。給他們提供所需的條件和支援,並相信他們能夠完成工作。
向開發團隊傳遞資訊和在開發團隊內部傳遞資訊的最高效和最有效的方法是面對面的交流。
可工作的軟體是衡量進展的主要指標。
敏捷過程提倡可持續開發。贊助者、開發人員和使用者應該能夠無限期地維持一個恆定的步伐。
不斷關注技術卓越和良好設計增強了敏捷性。
簡潔——最大限度地減少未完成的工作量——至關重要。
最佳的架構、需求和設計源於自組織和跨職能團隊。
團隊定期反思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然後調整其行為。
敏捷宣言仍然適用嗎?
在敏捷開發宣言釋出21年後,敏捷實踐的相關性成為討論的話題。該宣言透過其圍繞靈活性和客戶合作的價值觀和原則,影響了Scrum、DevOps和看板等框架。對於實踐敏捷的團隊來說,保持適應性至關重要。
然而,自敏捷原則誕生以來,技術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化和雲計算的興起改變了軟體開發,使全球小型和大型團隊之間的無縫溝通成為可能。有了這些進步,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是否已經超越了對敏捷實踐的需求,或者它們在當今的技術工作場所仍然具有價值?
答案
這些原則促進了協作、靈活性和客戶滿意度,並優先考慮交付可工作的軟體和持續改進開發流程。
敏捷宣言之所以在今天仍然適用,是因為其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它代表一種理念,並闡述了原則和價值觀,而不是具體的流程。許多開發人員在不知不覺中就以敏捷的心態工作,因為宣言正式化了成功團隊的方法。
今天宣言的挑戰在於其正確的應用,因為一些團隊自稱是敏捷的,但卻並沒有真正理解或遵循其根本原則。這可能導致誤用,宣言被用作放棄傳統開發流程和忽視嚴謹性的藉口。
然而,如果應用正確,宣言可以成為開發人員、團隊和組織寶貴的工具。其原則和價值觀在今天與撰寫時一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