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MTS網路標準化
- UMTS - 3GPP
- UMTS - 無線接入網路
- UMTS - 演進型分組核心網
- UMTS協議環境
- UMTS - GPRS隧道協議
- UMTS - 代理移動IPv6
- UMTS - EAP
- UMTS - IKEv2 & MOBIKE
- UMTS - SCTP
- UMTS - NAS信令協議
- UMTS有用資源
- UMTS - 快速指南
- UMTS - 有用資源
- UMTS - 討論
行動通訊歷史
無線通訊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是一種神奇的技術,但馬可尼在1895年用他的無線電報實現了它。無線通訊可以分為三個時代。
- 先驅時代(至1920年)
- 蜂窩時代前(1920-1979年)
- 蜂窩時代(1979年以後)
第一個商用行動電話系統於1946年由貝爾在美國聖路易斯推出。少數幸運的客戶得到了服務。早期的移動系統使用單一的高功率發射機和模擬調頻技術,覆蓋範圍可達約50英里,因此由於頻寬的嚴重限制,只有有限的客戶能夠獲得服務。

蜂窩時代
為了克服頻寬稀缺的限制並覆蓋更大的區域,貝爾實驗室引入了蜂窩的概念。透過頻率複用技術,該方法提供了更好的覆蓋範圍,更好地利用了可用的頻譜,並降低了發射機的功率。但是,當電話移動時,已建立的呼叫需要在基站之間進行切換。
儘管美國貝爾實驗室引入了蜂窩原理,但北歐國家是第一個在商業上引入蜂窩服務的國家,他們在1981年引入了北歐行動電話(NMT)。
第一代系統
所有這些系統都是模擬系統,使用FDMA技術。它們也被稱為第一代(1G)系統。基於蜂窩原理,出現了不同的系統。它們列在下面。
年份 | 移動系統 |
---|---|
1981 | 北歐行動電話(NMT)450 |
1982 | 美國行動電話系統(AMPS) |
1985 | 總通路通訊系統(TACS) |
1986 | 北歐行動電話(NMT)900 |
1G系統的缺點
- 它們是模擬的,因此對干擾不穩健。
- 不同的國家遵循自己的標準,這些標準是不相容的。
為了克服1G的困難,大多數國家選擇了數字技術,一個新的時代,稱為2G,開始了。
2G的優點
- 透過使用先進的調製技術實現了改進的光譜利用率。
- 較低的位元率語音編碼使得更多的使用者能夠同時獲得服務。
- 信令開銷的減少為容量增強鋪平了道路。
- 良好的信源和通道編碼技術使訊號對干擾更加魯棒。
- 增加了簡訊等新服務。
- 實現了訪問和切換控制的效率提高。
系統名稱 | 國家 |
---|---|
DAMPS-數字高階行動電話系統 | 北美 |
GSM-全球移動通訊系統 | 歐洲國家和國際應用 |
JDC - 日本數字蜂窩 | 日本 |
CT-2 無繩電話–2 | 英國 |
DECT-數字歐洲無繩電話 | 歐洲國家 |
GSM的歷史
GSM標準是歐洲標準,它解決了與相容性相關的許多問題,尤其是在數字無線電技術發展方面。
GSM里程碑
- 1982年 - 歐洲郵電會議(CEPT)成立了特殊移動小組。
- 1985年 - 決定由該小組生成建議清單。
- 1986年 - 對通用空中介面的無線電技術進行了不同的現場測試。
- 1987年 - 選擇TDMA作為接入標準。12家運營商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 1988年 - 對系統進行了驗證。
- 1989年 - 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承擔了責任。
- 1990年 - 釋出了第一個GSM規範。
- 1991年 - 推出了第一個商業GSM系統。
GSM的頻率範圍
GSM在四個不同的頻率範圍內使用FDMA-TDMA和FDD工作。它們如下所示 -
系統 | P-GSM(主頻) | E-GSM(擴充套件頻) | GSM 1800 | GSM 1900 |
---|---|---|---|---|
上行頻率 | 890-915MHz | 880-915MHz | 1710-1785Mhz | 1850-1910MHz |
下行頻率 | 935-960MHz | 925-960MHz | 1805-1880Mhz | 1930-1990MHz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