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在印度獨立鬥爭中的崛起


簡介

印度在許多自由戰士的貢獻下獲得了獨立。聖雄甘地就是其中一位,他相信非暴力運動能夠迫使英國人離開印度,爭取自由。他還憑藉其領導才能在印度的政治策略中嶄露頭角。

甘地對印度爭取自由的貢獻

1915年甘地從南非回到印度,為印度爭取自由帶來了重大變化。他領導了爭取“Swaraj”(即印度自由)的全國性運動,同時還致力於爭取婦女權利、減輕貧困和促進宗教和諧。

甘地民族主義的特徵

圖1:甘地的運動

印度國民大會黨(INC)是印度唯一允許人民表達其爭取自由願望的政治組織。甘地改革了INC,將其轉變為印度民族主義最有效的政治組織。

1917年昌帕蘭 सत्या格拉哈運動

在比哈爾邦昌帕蘭進行的 सत्या格拉哈運動是甘地領導的第一次非暴力抵抗活動,旨在爭取印度的自由。這次運動旨在抗議比哈爾邦農民的困境。1917年,他前往比哈爾邦調查英國種植園主強迫農民種植靛藍所造成的後果和農民的要求。

農民們在英國的高額稅收政策下苦不堪言。“丁卡提亞制度”(tinkathia system)強迫農民種植靛藍,導致農民遭受損失。甘地到達昌帕蘭後,要求英國種植園主離開。他動員大批農民抗議這種行為。他出庭,對英國人提起訴訟,以解救農民。甘地領導的和平抗議迫使政府取消了“丁卡提亞制度”。

這次運動和平進行後,農民們收到了英國人的賠償金。這次運動是甘地領導的第一次非暴力抵抗運動,也被稱為 सत्या格拉哈運動。在此期間,昌帕蘭人民稱他為“巴普”(Bapu)。

1918年艾哈邁達巴德棉紡廠罷工

1918年,甘地在艾哈邁達巴德一家棉紡廠的工人與業主之間的勞資衝突中,利用絕食和和平抗議的方式進行鬥爭。衝突的原因是業主想停止支付獎金,而工人們要求加薪35%。

甘地透過和平抗議和絕食來支援工人的要求。罷工取得了成功,工廠業主同意將工人工資提高35%。

1918年凱達 सत्या格拉哈運動

1918年,由於乾旱,古吉拉特邦凱達地區的農民歉收。農民本應獲得減免當年四分之一的債務,但英國政府即使知道發生了乾旱,也拒絕減免土地稅。

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組織了一場抗議活動,反對政府在當時徵收土地稅的政策。這場抗議活動在甘地的指導下進行,是非暴力的。來自不同種姓的人們都加入了這場抗議。

英國政府被迫撤回了徵稅政策。此外,他們還支付了額外的補償,滿足了農民的要求。甘地的思想對人們的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सत्या格拉哈運動成為印度獨立鬥爭的榜樣。

1920年非合作運動

甘地發起非合作運動,以抗議賈利安瓦拉·巴格慘案。他團結了國民大會黨的成員,推動了印度獨立鬥爭的發展。此外,甘地勸說人們發起非合作運動,並採用和平策略作為爭取解放的關鍵。

甘地成功地闡明瞭印度人民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要求。該運動的另一個目的是抵制外國產品,並用印度產品取代它們。這次運動取得了成功,但由於喬裡喬拉事件(當地人殺害了23名警察)的發生,甘地撤回了運動。

甘地領導的其他重要運動

甘地領導了幾次運動,以表達對印度獨立的要求。以下是甘地領導的重要運動:

  • 1930年不合作運動

  • 1930年丹迪鹽行

  • 1942年退出印度運動

上述運動對英國政府的殖民策略產生了重大影響,最終英國於1947年離開了印度。

結論

甘地使國民大會黨成為與英國統治者溝通,提出印度獨立要求的途徑。他多次與印度人民一起遊行,表達其爭取自由的要求。他於1924年至1925年當選為國民大會黨主席,並一直是國民大會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他去世。

常見問題

問1. 艾哈邁達巴德紡織廠罷工發生了什麼?

艾哈邁達巴德紡織廠罷工是為了支援紡織廠工人爭取經濟正義。工廠業主同意工人的加薪要求,而不是取消獎金。

問2. 丹迪鹽行發生了什麼?

1933年,甘地違反了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法律。這是一次和平的公民不服從遊行。

問3. 退出印度運動是什麼?

甘地要求英國統治者離開印度,讓國家獲得獨立。這項運動於1942年進行,是爭取民族解放的和平活動之一。

更新於:2023年2月2日

870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